「iPad Pro 生产力指南」V2.8 发布

六个多月后,「iPad Pro 生产力指南」迎来新一版更新,这个版本适配了 iPadOS 15 的新特性,修订、优化并重构了一些流程与思考,主要包括:

  • 修订「警惕陷入通知的漩涡」部分,增加 iPadOS 15 的「通知」新特性;
  • 修订「围绕本地搜索的过滤器」,结合 iPadOS 15 增加的 Siri 特性;
  • 在「信息消费」部分新增「专注模式」小节,全面展示「专注模式」带给工作的价值;
  • 修订「主动安全地获取信息」,引入 iCloud 隐私中继的特性;
  • 修订「使用键盘快捷键控制 iPad Pro」,探讨 iPadOS 15 里的全新键盘快捷键组合;
  • 修订「四步改造稍后读体系」,新增使用 Devonthink to Go 的阅读流程;
  • 重构「后记」章节,重新思考 iPad 在整个数字工作流程里的定位与价值;

内容之外,呈现形式依然基于 Tiddlywiki,并做了两个关键升级和调整:

  • Tiddlywiki 应用版本升级到 5.20;
  • 内容语法全面采用 Wikitext;

这两个调整会极大提升读者浏览、访问页面的体验,而结合之前采用的 webp 格式的配图,可以最大限度缩小离线版本的体积,这本近 9 万字、360 多张配图的电子书,只有 3.8M 的大小,方便读者通过任何设备查看。

img

如上图所示,下载到本地后,您将获得一个标准的 HTML 文件,如果使用 iPad 或 iPhone,可通过免费的 Documents 或者 Dropbox 直接打开查看,如果您使用桌面设备(任意 Windows 或 macOS 设备),可通过任意一个浏览器打开访问。

关于如何使用 Tiddlywiki 体验这本小册子的详细教程,可参考这篇文章

您可以通过这里获取预览版本,本书也是 Dailyio Pro 年度订阅iPad Power User 年度订阅的专属福利,欢迎成为会员,免费获取这本电子书。

更进一步,我想再谈一下对于这本电子书以及整个「iPad Power user」会员邮件的未来发展思考

过去两年时间,苹果在硬件、系统与体验层面发生了很多「断裂」。

一方面,连续两年的 WWDC,苹果一直在做一件事:通过系统交互的统一,实现用户体验的统一。未来,用户在 iPhone、iPad 以及 Mac 上的体验——从系统到第三方应用——正在完全一致。

另一方面,无论是 iPad Pro 还是 Mac 以及 iPhone,苹果在硬件层面继续「堆料」,从处理器到相机再到屏幕,硬件的升级换代依然是消费市场不变的「获客之道」。

当小步迭代的系统与不断「挤爆牙膏」的硬件放在一起,这就造成了一种断裂,很多时候,我不知道该不该每年花上 1 万块买一台新 iPhone,去体验几乎没有区别的系统交互与软件生态,同样,我已经两年没有升级 iPad Pro,我不知道激光雷达、mini LED 屏幕甚至 5G 网络能如何提升我的生产力,我对 2018 款 iPad Pro 的不满,并不能在过去两年的设备更新中得到解决,那我为何要升级?

也正是这种断裂,让我时常陷入自我怀疑,比如如何在每周的「iPad Power User」邮件通讯里提出新流程和洞察、再比如,有没有更好使用 iPad 的应用与工具等等,特别是在将 iPadOS 15 的功能与特性分享完毕后,似乎没有新的升级空间了。

但我还有一些乐观,原因在于,iPad Pro 产品线日渐成熟,它不再是一个试水的项目,而是成为苹果众多「Pro」产品线的一员,这意味着它会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随着苹果不断将 macOS 与 iPadOS 进行整合,系统功能与应用生态方面的融合也会成为两大计算平台未来进化的方向。

现在,iPad 早已不是「大号的 iPhone」,而未来,它或许不会变成「可触控的 MacBook」,而是回归到一个 2010 年乔布斯发布 iPad 时的样子:它位于 iPhone 与 Mac 之间,可以在任意环境里快速启动你的工作流程,并在各种场景里实现屏幕与键盘、屏幕与 Apple Pencil 甚至屏幕与屏幕的协同

也因此,围绕 iPadOS 的探索还会持续下去,而这本小册子以及每周的会员邮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超越 iPad Pro 的硬件设备限制,我会把它放在苹果生态甚至整个个人计算设备的体系里去重新观察,比如引入macOS、ChromeOS 的工作流程,再比如在文字版的邮件通讯之外提供其他媒介形式的内容分享等等,所有这些改变,都是为了不断探索并完善数字时代的生活/工作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