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人工智能商业内参#2017-11-19

「人工智能智能内参」旨在提供一份中文互联网领域权威、可读的人工智能商业化应用邮件列表。本期你将看到 AWS 中国业务卖身的真相、百度世界大会透露的三个信息、Google 推出移动端机器学习框架、高通在中国继续纳「投名状」……点击这里查看过往内容。

真相:AWS 的中国业务是否被卖?

本周一,围绕一则来自光环新网的公告引发海内外热议。这个公告的核心是:作为亚马逊 AWS 云服务的中国合作伙伴,光环新网将以 20 亿人民币的价格购买亚马逊 AWS 在华的相关产品。

由于这个表述并不清楚,因此,这个表述也引发了包括《华尔街日报》在内的美国科技媒体的「特别关照」,《华尔街日报》几乎也以最快时间予以报道,并在文章的一开头就信誓旦旦地表示:亚马逊公司的云计算服务在中国缴械投降了。 随后,包括路透、GeekWire 等媒体都不同程度的跟进了报道,不过,上述媒体也都没有得到亚马逊官方的回复。澎湃新闻在 14 号的报道中指出:亚马逊方面的回复是一切以光环新网的公告为准。

不过澎湃新闻还是拿到了靠谱消息:

接近亚马逊AWS的人士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透露,此次交易并非是光环新网对亚马逊中国云计算业务的收购,只是根据中国监管要求,购买了AWS服务器等资产,还有软件服务等资产并未在出售范围内,且仅限于AWS和光环新网合作的北京区域,不涉及AWS宁夏区域。该人士同时强调,亚马逊与光环新闻的合作模式不变。

接着,亚马逊美国也做了类似的回应,GeekWire 的报道:

No, AWS did not sell its business in China and remains fully committed to ensuring Chinese customers continue to receive AWS’s industry leading cloud services. Chinese law forbids non-Chinese companies from owning or operating certain technology for the provision of cloud services. As a result, in order to comply with Chinese law, AWS sold certain physical infrastructure assets to Sinnet, its longtime Chinese partner and AWS seller-of-record for its AWS China (Beijing) Region. AWS continues to ow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for AWS Services worldwide. ‎We’re excited about the significant business we have in China and its growth potential over the next number of years.

至此,关于这则收购或者买卖的基本脉络已经清楚了:亚马逊 AWS 将北京地区的硬件,如服务器等产品卖给了光环新网,而亚马逊的软件服务还将在这些硬件上运行,如果客户之前使用 AWS 的产品,理论上也不太会有太大的影响。

但显然,这件事情早已超越了商业的范畴。第一财经周四发布的一篇报道中,亚马逊 AWS 与光环新网之间此前的合作中也有政策隐患

另一个新政策也即将实施:在IDC业务牌照之下,又新增了一个云计算业务牌照。如果只有IDC牌照,过去可以开展云计算业务,但从2018年1月1日起,就是违规了。

但在11月,工信部下发的最新一批获得牌照的名单中,仍然没有光环新网的身影。现在,离政策大限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也因此,此番买与卖,像极了亚马逊助推光环新网拿下云计算业务牌照的举措,如今,中国的云计算公司的圈地运动远比 AWS 主动和生猛,这一切放在国内越发严格的信息服务监管的背景下,亚马逊 AWS 在华业务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大,亚马逊必须在全球生意和中国生意之间做出必要的抉择,2018 年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时间点。

百度世界大会透出的几个信息

周四的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的颜值依然是众多科技媒体或自媒体调侃的主要话题,以至于会忽略百度此次世界大会前后传达出的众多信息。

其一,继续推进 Feed 流(信息流)在手机百度以及百度其他移动端产品上的重要作用。短期来看,基于 Feed 流的业务收入会成为支撑百度市值的唯一要素。

而 Feed 流的技术或产品推动力则是短视频和语音交互。在李彦宏的开场演讲中,有一个演示场景就是李彦宏在百度食堂里用语音和手机百度进行所谓「无唤醒词的交流」,这是 Feed 流与语音交互最有力的一次展现。

也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语音交互之于当下百度的意义。其中,语音交互系统 DuerOS 2.0 的发布多少会被渡鸦的那款酷酷的音箱盖了风头,但事实上,DuerOS 所带给百度的想象空间依然非常大。

站在下一代人机交互的角度去看,基于语音的交互变革已然开始,但依然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作为曾在 PC 互联网时代呼风唤雨的百度,也寄希望将下一代交互的入口牢牢掌握在手里,就像移动互联网的打法完全不同于 PC 互联网,当下这个后移动互联网的打法也和过往完全不同。这是 DuerOS 所承担的历史使命,让百度成为下一代交互的重要参与者。

这个大会期间有一个细节,采访间里,面对不同记者抛出的不同问题,DuerOS 负责人的景鲲,其回答里使用频率最多的一个词就是:用户体验。

第三,百度的自动驾驶的故事脚本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量产时间。 李彦宏给出的时间表是明年夏天,但他没有说明到底是哪个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也没有提到所谓量产后的商业模式。这些不确定的情节会让 2018 年的百度自动驾驶面临诸多变数,不过一个好消息是,在科技部首批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中,百度自动驾驶平台成功入围,有了国家最高决策层面的首肯,自动驾驶的落地速度或许会加快。

Google 推出移动端机器学习框架、高通在中国继续纳「投名状」、苹果公布人脸识别的相关细节

本周,Google 发布了针对移动端和嵌入设备的机器学习解决方案TensorFlow Lite。某种意义上,这是早先 Google 发布的 TensorFLow Mobile 的升级版,该解决方案有三个特点:

  • 轻量
  • 跨平台,目前支持 Android 和 iOS;
  • 快速

其基本架构如下:

img

正如我在早先多期会员计划里所言,人工智能,或者说机器学习正在下沉到终端。这一方面表现在智能手机的硬件里开始集成单独处理机器学习的神经网络单元,如 2017 年的三款 iPhone 和两款华为 Mate 10 系列手机;另一方面,苹果、Google 等巨头开始提供针对移动端的机器学习开发框架,让开发者更方便地针对移动设备特性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这个趋势会在 2018 年,随着高通新一代集成机器学习能力芯片的出货而加快发展。

而高通本周也爆出一个大新闻。根据新浪科技的报道,高通旗下的创投公司日前对中国 9 家公司进行了投资,其中7家为新投资公司,另两家为追加投资。新浪科技的报道:

高通表示,所有注资款项来自高通2014年宣布的1.5亿美元中国战略投资基金,但此次的具体投资金额不便透露。
这9家中国公司包括:人工智能公司商汤科技、智能共享单车公司摩拜单车、无线连接市场供应商创通电子、面向终端侧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供应商耐能、无人值守便利店运营商零号元素、创新教育解决方案供应商美科科技、结合AI和VR/AR技术的内容提供商奇幻科技、“全沉浸式”英语学习环境供应商爱乐奇、以及农业大数据和智能化服务公司奥科美。

早在今年 8 月份,《纽约时报》就在一篇报道中警告:美国公司正在千方百计地「讨好」中国当局。而文章的配图也很有趣。

img

高通在中国发展路径的转变发生在 2013 年:

The China business, which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half of its global revenue, was in trouble.

A week later, one of the country’s most powerful regulatory agencies,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N.D.R.C.), announced that it was looking into whether Qualcomm had abused its power in the sale of mobile phone chips. “Qualcomm came to control so much of the chip market in China,” said Louie Ming, a former Qualcomm executive in China. “It was clear they were eventually going to run into antitrust problems.”
……
China didn’t back down. The head of the N.D.R.C. branded Qualcomm a monopoly.
In February 2015, after a 15-month-long investigation, Qualcomm settled allegations in China that it had charged unfairly high prices for its chips and patents. The company agreed to pay the $975 million fine — about 8 percent of its annual revenue in China — and to lower the prices for chips sold in the country.
……
Qualcomm then went into business with the Chinese government.

高通也并非个例,但凡在中国的美国科技公司,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类似的困境,为此,《纽约时报》还特地做了一个表格:

img

与高通围绕专利展开法律诉讼的苹果,本周公布了关于 iPhone 上人脸识别的技术细节,其中提到了诸多细节,比如苹果在 iOS 里,第一次将人脸识别应用到手机里,同时由于苹果在隐私方面的严格管理,需要探索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公司的人脸识别之路,也谈到了其中的算法。这篇论文的中文翻译可以参见这里

视频:波士顿动力的最新人形机器人

波士顿动力机器人发布了一则最新视频,钛媒体的报道中,有这么一番话:

Atlas像体操运动员一样连续跳过了几个台阶,并且完成了一个完美的后空翻,最后还举起双手以示庆祝。视频最后(第50秒开始),波士顿动力可能怕吓到人类,也很“幽默”的放出了一个Atlas空翻失败的片段:空翻后没有站稳,直接扑倒在了他刚刚站立的台阶(一个箱子)上,还把箱子也压倒了。

点击这里查看视频。我对这个视频能刷屏一点也不奇怪,但对过度解读这个机器人的意义保持很大的谨慎。这是因为,机器人的类型多种多样,以模仿人类身体的人形机器人只是其中一个极小的分支,而更多样式的机器人早已工作在某些特殊场合,比如电商仓库。而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到底能在哪里,或许都是一个未知数。

不要被科幻电影所迷惑了,我们离那个人机共生时代还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