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后,如何颠覆苹果设置的智能手机三大定律?

写在前面:这周周中开始,我和家人将开始一个为期三周的休假,期间 I/O 会员计划会暂时停止更新,初步定于 12 月 10 日后恢复更新,回归后的 I/O 会员计划会给你带来更多惊喜。

自 2007 年开始,天才般的乔布斯让智能手机有了同一个「面孔」:整个手机前面板的中部是触控屏幕,屏幕上面是听筒、光线感应器以及随后出现的前置摄像头,底部则是各式各样的「Home」按键。

十年之后,乔布斯已故去,行业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整个地球近三分之二的居民拥有了智能手机,苹果也带来了第十代 iPhone,一个在外观设计上完全颠覆过往,同时又在工业设计与行业发展潮流之中做出一定妥协的产品。

把玩 iPhone X 时间越久,越会想问一个问题:这难道就是苹果的新十年之约吗?

这个问题看似很大,却也是一个被历史重复过的命题。

十年前,乔布斯介绍第一代 iPhone 时,花费了非常多的时间去对比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如下图所示)与 iPhone 的区别。对于乔布斯来说,iPhone 所代表的是一种可以预见的未来,苹果为这个未来预置了几个核心要素,比如尽量少的物理按键,再比如手指触摸的交互模式。

img

这些核心要素很快成为整个业界心照不宣的标准。当时正在紧锣密鼓研发第一代 Android 手机的「Android 之父」安迪·鲁宾看到 iPhone 的工业设计和交互方式后,果断放弃了已经接近完成的研发方案,转而开始「借鉴」iPhone 的设计理念,同时结合自己的工程师思维,设计全新的产品方案,其最后的结果就是 G1 手机[1](如下图所示)。

img

优雅的外观设计、全新的触控交互方式,这种肉眼可见的变化的确让 iPhone 成为一种潮流,但真正推动 iPhone 成为智能手机变革力量的则是一个起初令乔布斯颇为不屑的产品:App Store。

在乔布斯原本的设想中,苹果当然「欢迎」第三方开发者,但必须严格按照苹果设置的基本原则:所有的第三方应用都要在 Safari 上运行(如下图所示)。 现在看起来,这的确也是一个「天才般」的想法,开发者完全不需要 SDK,只需要掌握 HTML 5 编程技术,就能让自己的 App 运行在 iPhone 上。

img

但开发者并不认同这个做法,原因也不言而喻,苹果的规则其实是一种「应用歧视」,系统级别的原生应用和第三方的 Web 应用之间,体验可谓天下与地下;更重要的一点,iPhone 初代发布后不久,黑客就破解了 iPhone,可以任意安装来自第三方开发者的原生应用,所有这些都迫使乔布斯和苹果做出一个选择:到底坚持 Web 第三方应用还是开放原生第三方应用?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很清楚。固执的乔布斯做出一个或许可以称之为最伟大的妥协决定。2008 年 2 月,苹果发布开发者工具包,鼓励开发者在 iPhone 上开发更多原生应用,5 个月后,App Store 紧随 iPhone 3G 一起亮相,这是苹果的第二代智能手机,却由于 App Store 的加持,开启了属于 iPhone 的黄金时代。

img

App Store 与 iPhone 之间是一个完美的用户体验闭环。作为引领智能手机工业设计先河的 iPhone,每一代产品都会引发全球性的讨论,并一度成为全球性的「硬通货」,而购入 iPhone 的用户,又会在 App Store 上获取到相对而言更优质、数量也更多的应用、游戏,这种体验又会成为坚持使用 iPhone 手机的动力。

一份来自应用市场咨询机构 App Annie 的数字显示,2017 年第二季度中,iOS 用户在 App Store 上花费了将近 100 亿美元。这些费用来自于付费应用、游戏下载,也来自应用、游戏、服务内购以及近几年兴起的应用订阅费用。

img

App Store 的出现和发展不仅成就了苹果「服务产品」高达 85 亿的营收[2],更定义了智能手机一切围绕 App 为核心的全新商业模式,同时也构成了用户使用智能手机的唯一方式。

在苹果所定义的智能手机体验中,不管是系统级别的自动应用还是下载的第三方应用,每个应用都是平等且平行地出现在用户的操作体验中。Google 的 Android 也遵循这样的理念,而后来崛起的中国手机厂商,依托 Android 的开源机制,「创新性」地推出自己的安卓 UI,也同样坚持这样的原则。

至此,我们也可以总结出苹果在过去十年真正带给智能手机行业的三大「定律」:

  • 减少物理按键的外观设计;
  • 手指触控交互;
  • 平等且平行的 App 体验 ;

这十年内,数不胜数的国内外厂商,都想打破这一定律的束缚。

首先是三星,2011 年 8 月,三星试探性地推出一款名叫 Note 的智能手机,而且是当时屏幕尺寸最大的智能手机,为了这块大屏幕,三星还附赠了一支触控笔。

img

Note 系列固然后来成就了一段传奇。但很遗憾,三星所倡导的触控笔交互不过是一个小众需求,触控笔可以成为一个产品标签,但无法成为主流交互方式。

2016 年 11 月,小米推出一款有史以来最不像小米的智能手机:小米 Mix。这款手机的真正价值并非所谓销量或者高售价,而是在打破苹果对于智能手机模样的定律,Mix 给出一个几乎完美的答案,「全面屏」的概念由此而起。

img

进入 2017 年,三星、小米都在智能手机外观设计上做出不同程度的创新,无论是三星主导的 S8 系列还是小米喊出的「全面屏2.0」,这些努力和尝试都非常值得倡导。几乎与此同时,苹果也用 iPhone X 做了一番自我颠覆——在去掉 Home 按键的同时,也彻底改变了手机前面板的样式。

像极了 10 年前 iPhone 初代与当时智能手机外观的对比,只需将 iPhone X 与之前的 iPhone 做一番外观对比,都可以清晰看到这种变化所带来的视觉冲击,或许还会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img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对自己的颠覆其实早已开始。在手指触控交互之外,苹果自 2011 年就开始给 iPhone 加入语音交互 Siri,并在 2015 年,让唤醒 Siri 的语音交互直接通过声音而非硬件启动[3]。不过,这些努力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给 iPhone 的交互方式带来真正的革命性变化,与之相对应的,Android 阵营以及安卓阵营也曾为此做过尝试,但最后都基本沦为鸡肋。

如果仔细去看过去十年苹果设置的三大定律,还有一条定律的变化同样非常缓慢,那就是「平等且平行的 App 体验」。

所谓「平等且平行的 App 体验」,简单理解,就是当你使用智能手机时,你其实是在使用不同 App,而每个 App 彼此之间是平等关系,比如同时打开微信、支付宝时,两者之间不能互相干扰各自的后台运行;同时这种平等关系也让 App 之间的数据保持绝对独立,这是安全运行的必然需求,也最终形成了 App 之间的数据孤岛。

这种体验在智能手机的早期阶段没有任何问题。但随着 App 经济的发展,用户手机里塞满了各式各样的 App,与之相对的,则是用户对于 App 的使用需求其实非常简单,社交/电商/游戏消费、社交沟通、音视频内容消费等等。

目前,中美两国已经形成了微信、Facebook 的巨头垄断局面,两大应用及其应用生态覆盖面越来越大。不过,更多时候我们依然需要在淘宝上浏览被阿里巴巴筛选的商品,在网易云音乐/Spotify 上收听被筛选/定制的音乐以及在爱奇艺/YouTube 上观看被筛选的电视剧/电影……

因此,现实生活里的应用等级早已形成,比如很多中国用户的微信,其等级就必然高于其他应用,而很多欧美人的 FB,其重要性也远胜其他。但这个现实被包括 iPhone 在内的智能手机体验完全割裂了:在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屏幕上,所有的应用依次排开,所有的应用通知、后台切换都完全平等,没有所谓的超级应用。

img

Google 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2012 年的时候,Google 在 Android 4.1 里集成了一个名叫 Google Now 的应用程序,这款应用的核心是要改变用户对于 App 的「平等体验」,Google 认为,有些应用里的信息天然要更高级一些,比如天气、行程、股票信息、你的搜索兴趣等等。因此,Google 可以抽离出来,做成一个信息列表的形式展现出来。

img

但 Google Now 并不成功。一方面是 Google Now 的体验仅仅停留在 Web 服务层面,无法打通系统级别信息,更不要说整合第三方应用层级的信息;另一方面则是 Android 碎片化的产业现实以及中国安卓市场的政策限制,Android/安卓的 OEM 厂商更希望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改造 Google Now,比如所谓的「负一屏」。

「负一屏」是指,屏幕解锁后向右滑动调出最左侧的屏幕,目前主流的华为、小米都具有了负一屏的功能。这个屏幕的呈现形式并非 App,而是 App 内的信息,比如应用建议、生活服务、视频推荐等等,下图是华为 Emui 5.0 的负一屏幕。

img

苹果也在打造自己的「负一屏」,只不过苹果称之为「通知中心」。自 iOS 8 开始,苹果允许第三方开发者的应用组件添加到通知中心,这意味着,用户在 iPhone 的屏幕顶部向下滑,可以方便地看到来自系统应用和第三方应用的重要信息。

img

不管是 Google 还是 Android/安卓厂商以及苹果,他们都在通过一个全新的屏幕来变革用户对于不同等级应用的使用体验,但这种方法更像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妥协。因为,这一个所谓的「负一屏幕」依然不过是一种应用信息的堆积,与首屏上堆积的应用没有本质的差异。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难题,首先需要让智能手机具备更具延展性的「智能」。比如,如何理解用户对于某些应用的特殊访问需求,如何理解不同应用之间的关系,这构成了一种全新的人机关系思考:当智能手机越来越懂得用户需求时,人机关系会进入到一个怎样的阶段?

其次,到底谁来驱动?Google 天然无法成为这样的角色,尽管 Android 的所有权在他手里,但 Google 并不具备在整个产业链的绝对话语权;这几年风生水起的中国安卓厂商也无法胜任,华为也好、小米也罢,虽然都不同程度地在自己的系统里修改、优化了诸多代码,比如华为就宣称,其对 Android 底层代码的优化可以保证手机发售 18 月后不卡顿,但中国公司目前的市场规模和影响力,都无法形成行业示范效应。

这个重担,依然还是落在苹果肩上。在 iOS 11 里,苹果通过 Siri 的搜索建议和查询建议,试图颠覆过往用户对于智能手机就是 App 的体验,其数据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级别应用,如 Safari 浏览历史、电子邮件、信息、联系人;
  2. 已经下载安装的第三方应用信息;

你可以在 iOS 11 的设置里,找到 Siri 与搜索,向下拉就会看到支持 Siri 搜索和建议的第三方应用列表,你可以自由定制是否启用。

img

而当用户下拉屏幕顶部,搜索框下面的 Siri 应用建议则是苹果通过机器学习模型推测出的结果,可能是最近使用过应用,或者使用频率高的应用,关于这个模型的具体计算方法还无从知晓。类似地,华为也曾说过 Emui 具备这样的「学习」能力,其核心就是通过分析用户使用应用的习惯和应用点击频率来感知和学习用户习惯,从而形成用户的习惯模型,并在用户下一步操作之前优先调度手机资源。

img

所以,我们可以稍微大胆地猜测,苹果在 iPhone 中也采用了类似的办法,另外一点,由于 iOS 应用生态相较于安卓更好一些,因此这种资源的调配所带来的体验并不及安卓用户那么明显。更重要的是,苹果在 Siri 的优化和创新并没有结合今年集成在 A11 仿生芯片里的神经网络功能,这也极大限制了 Siri 的能力,最终给用户的,则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体验。

现在看来,2017 年的确是个令人激动的年份,十年前的 iPhone 所定义一切都在慢慢被颠覆。曾经一手颠覆了诺基亚、黑莓的苹果,在 2017 年启动了一场全面的自我颠覆,iPhone X 的外观设计、增强版的 Siri 以及 Siri 搜索背后的机器学习,都是对未来十年的全新畅想。

所不同的是,这一次革新中,苹果的身边似乎多了不少的队友。操作系统的 Google、芯片厂商的高通、手机厂商的三星、华为、小米,都在这场变换赛道的比赛中站好了位置,我也可以毫无顾忌地展开对 2018 的预测:

  • 主流智能手机的芯片将集成机器学习功能,设备智能将成为云端智能的有效补充;
  • 手机外观设计之争渐趋平静;
  • 交互方式的变化依然缓慢,语音交互的应用场景还将比较局限;
  • 智能手机上的机器学习应用场景将不限于图像、语音识别,一个更智慧的智能手机离不开机器学习的推动,App 为核心的体验逐步成为历史;

  1. 这个故事的完整版本可参见弗雷德•沃格尔斯坦撰写的《移动风暴》 ↩
  2. 在苹果 2017 财年第四财季的财报中,服务收入达到 85.01 亿美元,服务收入主要包括 App Store、Apple Music 、iCloud ,比去年同期的63.25亿美元增长34%  ↩
  3. 截至目前,iPhone 6S 及以上机型都可以直接通过语音唤醒 Siri,早先的设备还需长按 Home 键。  ↩

Zhao Saipo

View posts by Zhao Saipo
赵赛坡,科技博客作者、资深科技观察家、付费科技评论 Dailyio 创始人、出品人,覆盖 3000+ 付费用户。 曾担任 TechTarget 中国区记者、频道主编、AI 自媒体「机器之心」前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