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智能内参」旨在提供一份中文互联网领域权威、可读的人工智能商业化应用邮件列表。本期你将看到: 百度的「圈地运动」、「中国自动驾驶第一案」背后的玄机、阿里云的人工智能航向、IBM 联手英伟达对抗英特尔、滴滴的新故事元素……点击这里查看过往内容。
百度的「圈地运动」
百度最近围绕「人工智能」的动作颇多。
- 12 月 21 日,与华为消费者业务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将共同打造内容和人工智能生态;
- 12 月 20 日,百度与雄安新区签署战略协议,共同在智能出行、对话人工智能应用等层面展开合作;
- 借助雄安合作的契机,百度还将和河北省政府共建 AI 国家实验室;
与此同时,12 月 22 日,百度正式以侵犯商业秘密为由,将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原总经理王劲及其公司美国景驰素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要求包括并不限于停止利用该商业秘密从事与百度相竞争的自动驾驶相关业务、判令赔偿其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5000万元。」
这也被相关媒体称之为「中国无人驾驶第一案」。
上述几个事件的背后推力,都来自于百度战略转型后的必然选择。我曾在第 121 期的会员通讯里讨论过百度的「文化革命」:
进入 2017 年,百度发布了两个战略性的产品:DuerOS 语音交互平台和 Apollo 自动驾驶平台。两个产品的共同点都是面向外部合作的开放平台,这可以说是陆奇带给百度最大的改变,通过将百度的技术与行业发展的趋势以及行业合作伙伴的某种「捆绑」,最终实现百度全新商业模式的构建,也就是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底层驱动者。
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你也许会频繁地被百度人工智能相关的新闻刷屏……
第二,关于所谓「中国自动驾驶第一案」的焦点,与其说百度要追回所谓的商业机密,倒不如说这是一种百度发起的「自动驾驶人才保卫战」。事实上,自陆奇掌控百度大权之后,梳理出两条完整的产品线,其中一条就是自动驾驶平台 Apollo。外界普遍认为,正是陆奇的上述调整,才造成了包括王劲、吴恩达等过去几年百度人工智能代表人物的离职。根据《南方都市报》的相关梳理,目前,从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走出来的自动驾驶创业公司多达8家:
包括王劲在内的原百度无人车“四大金刚”均已离职,吴恩达当任drive.ai独立董事,其妻子Carol Reiley是该公司创始人;倪凯去了乐视之后也离职创业,成立无人驾驶公司禾多科技,而最早离开的余凯创立了AI芯片公司地平线,这周四刚刚发布第一代芯片,并发布智慧驾驶、智能商业及智能城市三套解决方案。
更重要的一点,与这些行业大牛一起离开的,更有不少自动驾驶领域的中高端人才,百度曾经的自动驾驶事业部俨然成了中国自动驾驶的「黄埔军校」——而这,恰恰不是商业公司所愿意看到的,也正是处于这个目的,未来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人才保卫战」还将持续下去。
另一方面,本周自动驾驶领域还有一个大新闻。来自新华社的报道:
北京市交通委联合北京市公安交管局、北京市经济信息委等部门,制定发布了《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两个文件,规范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的实际道路测试。
这两个文件从法律层面为自动驾驶道路测试提供了保障,可以预见的是,2018 年将成为中国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元年,也将成为中国自动驾驶领域有史以来最具看点的一年。
巨头:阿里云的 AI 航向、IBM 与英伟达的共同敌人是谁
本周,阿里云在北京举行了 2017 年最后一次的「云栖大会」,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认为,人工智能不应仅是实验室里和PPT里概念上的AI,更应该是「产业AI」。
所谓「产业 AI」,就是将人工智能的各项单点技术放在不同垂直行业的场景需求里,最后的落脚点一定是为相关产业带来价值。
根据阿里云的官方说法,目前阿里巴巴在城市、工业、零售、金融、汽车、家庭等多个场景推出ET大脑等「产业AI」方案,比如:
在城市场景上,阿里云研发的超级人工智能ET大脑结合城市,将杭州试点区域通行时间减少15.3%,救护车自动抵达现场时间减少一半。“在金融场景中采取跟银行合作,把申请贷款中整个视频的验证过程整体减少了54%,把信用卡本身的激活效率提升5倍。”
在这场为 2017 年总结同时为 2018 年预热的会议上,无论是胡晓明的发言还是几个分论坛的演讲,所传递出的是阿里云以及阿里巴巴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独特研判」——你可以将其理解为所谓公司基因或者创始人喜好所导致的,但不管如何,阿里云/阿里巴巴面对人工智能变革的这套打法,已经展现在公众、行业以及合作伙伴们面前。
同样在本周,几乎被人「遗忘」的 IBM,在华推出针对服务器市场的 Power 9 芯片架构。此次,IBM 联合英伟达,意图借助 GPU 的计算能力,释放 Power 9 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平台能力,一个行业背书是:「IBM 基于新款处理器和 NVIDIA GPU 的组合也成为美国能源部超级计算机及 Google 新款资料中心服务器的架构基础。」
科技自媒体「深科技」认为,IBM 为 Power 9 的未来发展可谓用心良苦,从技术架构到开放生态都花费不少心力,其目的也是瞄准正在爆发的人工智能市场,尤其是针对英特尔在这个领域越发强大的话语权,我曾在多期会员通讯里谈到一点:英特尔利用一系列收购(包括 Altera 、NERVANA、Mobileye),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云到端」的芯片解决方案, 涵盖了从服务器到自动驾驶等多个领域。
而「NVIDIA 借 BIM 之力大幅强化 GPU 计算架构的性能表现,要在包含英特尔等对手的方案正式面世前先稳住市场。IBM 则是想要在潜藏多年之后重新打进服务器市场,正面挑战英特尔的 X86 生态霸权」,就成为这个服务器芯片领域未来的一个基本格局。
创业市场:地平线科技产品发布、滴滴故事的新版本
本周,创立两年多的地平线科技正式发布自己的产品,根据《科技日报》的报道:
两个系列“征程”和“旭日”将围绕智能驾驶、智慧城市、智能商业三大应用场景落地。
……
“征程(Journey)1.0”面向智能驾驶,能够同时对行人、机动车、非机动车、车道线、交通标志牌、红绿灯等多类目标进行精准实时监测与识别,并可满足车载严苛的环境要求以及不同环境下的视觉感知需求;“旭日(Sunrise)1.0”藏身智能摄像头,能够在本地进行大规模人脸抓拍与识别、视频结构化处理等,可广泛用于商业、安防等多个实际应用场景。
坦率来说,地平线科技目前的产品已经有非常多的竞品。首先,围绕视觉打造专属芯片的判断也是整个行业的基本共识,毕竟,通用芯片领域霸主英特尔都在扩大自己的芯片部署,已经可以看出这样的端倪,只有专属芯片——从视觉到听觉(语音)——才能在速度和能耗上实现突破。
其次,从商业层面上看,无论是智能驾驶、智慧城市还是智能商业,每一个落地场景里都有了不少先行者,地平线科技不仅要和 BAT 的巨头竞争,还要和包括旷视、商汤这样的独角兽们抗衡,而这些领域又都是短期内不会产生回报的市场,源源不断的资金注入才是竞争的唯一要素。
地平线科技一度将自己塑造为「人工智能领域的英特尔」,这样的名号更多是因为其战略格局,但技术落地效果如何,才是考验这家公司价值如何的根本。
事实上,过去的 2017 年,与人工智能领域一次次融资创新高形成鲜明对比的,还有这个创业市场的挽歌。雷锋网在一篇年度总结里,找到了多个类型的创业失败案例,包括无人机、虚拟助理、智能硬件等,虽然这篇文章有点过度牵强附会地认为无人机与人工智能创业等同,但并不妨碍我们透过这组失败案例,去反思人工智能市场的泡沫:
在虚拟助理领域,据腾讯研究院分析,应应-雨恒矩阵和智能万事屋这两家主要面向生活服务类私人助理的公司也倒下了。原因是这个领域面临的最根本问题:难以获取用户,商业模式难以验证。
位于美国华盛顿州的社交媒体 AI 管理平台 Meshfire,宣布在 9 月 30 日正式关闭。其 CEO Eli Lsrael 通过一篇博客公布了这一消息,而倒闭的原因,则只被概括为一句话:我们已没有了继续成长下去的能力
这也提出一个有趣但颇为重要的问题:面对人工智能产品/解决方案,如何衡量他们的价值? 从目前绝大多数 2B 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角度去看,给 B 端企业用户带来价值,才是其产品的机制,比如第四范式创始人戴文渊曾公开表态:「我们去服务客户创造的利润,少则几个亿,多则上百亿,这些和我们现在融到的钱,和估值比起来真不算什么。」
不过,这个判断标准并非行业共识,至少在即将到来的 2018 年,「讲故事的能力」还将是人工智能创业公司的主要能力,比如滴滴最新一轮融资里的故事脚本,人工智能成了重要元素。
在完成高达 40 亿美元的融资之后,滴滴官方表示:「将加大在AI人才贮备以及技术上的投入规模。公司将持续提速智能驾驶与智慧交通的能力建设,加快构建新能源汽车服务体系;以引领全球汽车与交通产业的变革,助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
具体到智能驾驶,滴滴在 2017 年完成多项布局:
- 联合 Udacity,在硅谷发起「滴滴-Udacity」自动驾驶挑战活动,目的是宣传滴滴的自动驾驶技术积累,同时吸引更多人才;
- 在山景城成立滴滴实验室,目前主要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在安全和智能驾驶领域的应用;
- 在国内与交管部门合作建立城市智慧交通体系。
这些来自新技术的展示和布局,让滴滴的故事从一家共享出行公司摇身一变为智慧/智能出行公司,而智慧出行公司的估值标杆,或许应该是 BAT 或者 Google、FB 这样的巨头。过去的 2017 年,在 Uber 近乎「自杀」的作用下,滴滴的全球性影响力正在释放,CBinsigths 的这幅图非常直观地从融资层面展现了滴滴与 Uber 之间的竞争历程。
滴滴的这轮故事转型之后,中国互联网的三大新贵们,今日头条天然就有所谓人工智能的加持,只剩下了美团的故事还停留在生活服务层面,或许,他们需要一个好的故事规划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