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语音助手的「价值观」

上周的「人工智能商业内参」,我对 Google I/O 大会上的语音对话新功能Google Duplex 做了一些分析,当时主要侧重在产品理念和 AI 伦理层面,如果你还没来得及看这篇文章,不妨点击这里先来看看。

Google Duplex 本质上是一个内置于 Google Assistant 的功能,目前也尚不知晓该功能何时、以何种方式提供给普通消费者,但这个「震惊世界」的新功能还是让人看到了 Google 在语音领域的野心。

Google 的语音类产品可以追溯到 2012 年,彼时,Google Now 被看作一款直接对标 Siri 的语音助理产品,一度引发全球性的围观,雷锋网在 2014 年的一篇文章里介绍 Google Now 的多项「神奇」功能

1.自动估算通勤时间

Google Now当然不能帮你解决交通问题,但是一旦告诉它你住的位置和上班的位置,它能估算你上下班所需时间。这种估算不仅是基于现有的交通状况,还会基于你的日常习惯,最后以卡片形式呈现。

如果你能告诉它平常的出行方式,那它估算的时间会更加准确哟。

2.出游小助手

出门玩的时候,司机问你去哪呢,“等一下啊,我看下邮件,地址在邮件上写着”。当需要去酒店的时候,Google Now能直接调取来自你的Gmail和Airbnb账号的预订信息,酒店地址和预订卡都能一目了然,出行巨方便。

3.体育爱好者的福利

你是喜欢哪个球队呢?火箭队?湖人?还是马刺?直接告诉Google Now你最爱的球队,它就会在比赛期间为你推送相关比赛报道和实时比分。

值得注意的一点,Google Now 并不会用语音回答用户的问题,而是以直接的搜索结果来展示出来,如下图所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 Siri 代表了一种类似与电影《Her》的伴侣角色,那么,Google Now 更像是一个搜索助手。

img

随后的几年时间,Google Now 几乎和 Siri 一样发展缓慢。到了 2015 年,Google Now 的升级版 Now on tap 发布,简单来说,这是一个可以让用户在更多场景里使用 Google Now 的升级。比如,你可以在手机的 Gmail 里直接唤醒 Google Now,下图展示的是直接读取邮件里的电影信息。

img

上述功能的实现,一方面是因为 Google 可以收集海量的数据,比如 Google 长期以来都在自动扫描用户的 Gmail 邮件内容,美其名曰提供「精准广告推荐」,不过这属于另一个话题,暂且不表。

我更看重的一点则是 Google 在人机交互方面的理念,就像我在上一篇会员计划里引用 Ben Thomson 的观点,Google 要做的事情是通过机器「get things done」。

过往的人机交互,不管是键盘鼠标还是触控还是诸如 Siri 这样的语音交互,都是一个输入输出的过程,也就是说,用户通过某种方式让机器明白自己的需求,机器处理后做出一个反馈。但 Google 却在坚持一个理念:减少用户的输入成本,所有的输出是机器自动化处理的结果。

这一点也可以从 Google 前几年发布的邮件应用 Inbox 得以体现。Google 利用对用户邮件内容的自动化扫描,实现了对邮件类型的自动化分类,它能区分出诸如与旅行、购物、财务相关的邮件,自动匹配到相应的文件夹或标签。

img

到了 2016 年,Google 放弃了「Google Now」的名字,转而用一个更具体的名字:Google Assistant。这个名字也更凸显了该产品的目的,成为人类的助理。

Google Assistant 出现的 2016 年,正是人工智能、语音产品正在爆发的时刻,也是在这一年,Google 正式宣布进入智能音箱领域,发布了智能音箱 Google Home,其底层操作系统就是 Google Assistant。

下图是 CBinsights 对于 Google 财报电话会议上的统计,或许你也发现了,从 2016 年开始,Google 提及人工智能、机器学习、Google Assistant 的次数开始大幅增加。

img

进入 2017 年,Google 继续推进 Google Assistant 的覆盖范围。主要围绕三个方面:

  • 利用 Android 新系统推广;
  • 发布全新音箱产品,Google Home Mini、Google Home Max;
  • 与智能家居的硬件厂商合作;

更进一步,Google 最近几年在语音、智能家居领域开展了不少收购,公开资料显示:

  • 2016 年 9 月,收购自然语言交互平台公司 Api.ai;
  • 2016 年,将收购两年的智能家居软件公司 Revolv 整合到 Nest 旗下;
  • 2018 年 2 月,收购 IoT 产品开发平台 Xively;

利用新产品、新生态以及并购整合,Google Assistant 俨然成为这家公司的的重中之重,为什么?

在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最新一季的财报中,来自广告的收入就有 266 亿美元,占据整个季度收入的 85.5%。从某种意义上说,Google 就是广告公司,而要继续保持广告业务的增长,Google 必须保持其在用户与商家之间的重要存在价值。

在 PC 时代,Google 利用搜索产品,几乎垄断了除中国市场外的主流互联网市场,如下图所示,随后几年,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Youtube 之于 Google 广告业务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

img

但当亚马逊 Echo 的普及率越来越高,语音交互的方式越来越流行,亚马逊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连接用户和商家的新平台,更何况,亚马逊天然就是一个商家(商家平台),如下图所示。

img

这是对 Google 安身立命商业模式的威胁。尤其在 Google 、Farebook 因为两年前选举广告引发的争议,亚马逊广告平台的受欢迎程度也开始提升。来自 Bloomberg 的最新消息称,亚马逊正在测试一款新型展示广告,通过这款产品,商家可以在网上追踪购物者消费行为,由此吸引消费者回到亚马逊平台选购商品。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将于本月邀请一些商家测试新广告。

广告业务在亚马逊业务的比重也在上升,36Kr 援引摩根士丹利的报告称:「亚马逊的高利润率业务比如云服务AWS、广告和Prime会员服务是推动公司毛利润和毛利润率增长的主要因素。该报告称,这三项业务都在加速增长,估计它们上个季度贡献了35亿美元的毛利润。」

而这一切在 Echo 产品霸占北美智能音箱市场超 6 成的语境下更显紧迫,这也是 Google 如此重视语音助理的根本原因,通过语音助理强化用户与 Google 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构建 Google 广告业务的新护城河

img

如上图所示,这是 Google 对于未来语音助理发展方向的判断,一如 Google 当初让用户不必亲自动手整理邮件一样,Google 希望用户未来不用再打电话,一切都由「助手」来完成。

不妨再脑洞一下,文本、语音之后,Google Assistant 的下一步是要帮助用户完成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