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这将是 Dailyio 9 月份的最后一期会员通讯了。从这周开始,我将和家人开始两周的休假,期间,包括 Dailyio、DailyMe 都会停止更新。下一期的更新将十一假期结束之后,祝大家假期愉快!
上周云栖大会的第二天,我参加了一场名为「机器智能」的峰会,主办方来自阿里巴巴 AI Lab,也就是研发天猫精灵的部门。我原以为这又是一场关于智能音箱、语音交互的发布会,却又猝不及防地看到各种「机器人」甚至自动驾驶汽车,而没有一款依托智能语音的家庭物联网产品。

颇为巧合的是,仅仅一天后,亚马逊在西雅图召开了一场硬件发布会,围绕 Alexa 语音交互体系,亚马逊发布了一系列产品。这次发布的数量可能连亚马逊设备部门高级副总裁 Dave Limp 也没搞清楚,科技媒体们也大概给出了一个非常模糊的数字:「70+」。
这一先一后的新产品发布也让阿里巴巴与亚马逊在语音交互领域有了新的区分。对阿里而言,布局的意义远远大于深耕细作,毕竟,天猫精灵目前已经成为智能音箱的全球第三,中国第一。
而亚马逊此次发布如此海量语音交互产品意义,更多的还是基于自身业务的需求,尤其是其核心的电商业务需求。我曾在早先的会员通讯里多次提到一点,亚马逊需要更多触达用户的方式,才能保证电商业务的快速发展,同时,亚马逊也在努力打造一个基于 Alexa 语音交互的生态体系,Bloomberg 资深记者 Brad Stone 在一封 Newsletter 里写道:
The more Alexa stuff Amazon seeds into the market and into our lives, the stronger its case that Alexa—and not Siri or the Google Assistant—has become a ubiquitous new computing platform.
由此,也引发了我对两家巨头的更多的疑问,尤其是在云计算、语音交互之外,两家公司的核心电商业务,到底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
不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美国天然是亚马逊的主场,同样,中国市场也被阿里巴巴所统治,因此,我会将视角放在一些中立地区,尤其是印度和东南亚这样的新兴市场,目前这两大地区还属于电商的早期阶段,两家公司又是如何布局的呢?
二
先来看看印度。印度目前的人口结构中,千禧一代(1982—2000 期间出生的人)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随着印度当地互联网的普及,该国电商商务的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对于印度市场,亚马逊的策略就是砸钱,这是 CBinsights 的一个信息图。

亚马逊早在 2013 年就推出了印度版的亚马逊电商平台。随后,乔治·贝佐斯宣布投入 20 亿美元用于当地的电商发展,比如投资大量当地创业公司。亚马逊在印度的股权投资也从 2013 年的 543 次增加到去年的 2019 次。
亚马逊在印度的早期探索中,当地消费者更热衷使用现金来支付商品,这也极大限制了亚马逊电商平台的效率以及体验,另外,还有一部分消费者会选择当地支付钱包来在线支付,不过这些钱包都需要提前充值。
2014 年,亚马逊投资了当地礼品卡公司 QwikCilver,随后,亚马逊将礼品卡系统加入到在线商城平台。

接着,亚马逊又在 2015 年投资了在线金融产品搜索公司 BankBazaar 和家庭服务按需供应商 HouseJoy。2016 年,亚马逊又收购了 EMVANTAGE,该收购大大加快了亚马逊在印度的支付平台建设,如今印度的亚马逊平台已经可以接受信用卡支付。
2016 年,贝佐斯继续加码印度市场,投资 30 亿美元用于当地电商业务扩展。一年后,亚马逊以超过 2800 万美元投资了印度当地一家创业公司 Shoppers Stop,这家创业公司是印度当地发展势头迅猛的时尚零售商之一,拥有海量的品牌资源和规模庞大的用户群体。
依托不断砸钱的电商业务,亚马逊也在印度市场拓展其会员业务。2017 年开始,印度客户每年需要大约 15 美元的费用,可以享用到免运费以及其他特权,比如会员视频等,虽然比 Netflix 晚些时候进入该市场,但印度用户对于「免费」的特权还是比较青睐。

Amazon Now 是亚马逊的食品零售业务。主要在班加罗尔、德里、孟买等主要城市开展,消费者在 Amazon Now 购物后,亚马逊会在两小时内完成商品配送
目前亚马逊在印度 13 个州建立了 66 个配送中心,用于支撑不断增长的 Amazon Now 业务需求。
如果去翻看亚马逊近年来的财报,从 2015 年到 2017 年,印度市场被提及了 59 次,这也充分说明了印度市场正在成为亚马逊的第二个主要市场。

三
阿里巴巴在印度市场的投资力度也不小。2015 年 1 月,也就是亚马逊开始投资印度创业公司不久,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就向印度当地的移动支付公司 Patym 投资了 2 亿美元。Patym 公司自 2010 年已经在印度拥有 2 亿用户,而到了 2015 年10 月的时候,阿里巴巴又投资了 6.8 亿美元,目前阿里已经拥有这家公司 40% 的股份。

与此同时,阿里巴巴又看到了 Patym 子公司的潜力。参与了 Paytm 在线商城的 A 轮投资,目前这家电商公司的交易额达到 30 亿美元,预计 2019 年 3 月会突破 100 亿美元。
也是在 2015 年,阿里巴巴还投资了印度当地最受欢迎的电商商务零售商之一 Snapdeal,后者也是印度最大电商平台 Flipkart 的主要竞争对手。

阿里巴巴的印度战略,还有一个或许是无心之举的投资。2014 年,阿里巴巴收购移动浏览器公司 UCWeb,这家浏览器公司在印度拥有海量的用户,截止到 2018 年 1月,UC 在印度市场的月活跃用户为 1.3 亿,占据印度 40% 的浏览器市场。
这也意味着,阿里巴巴在印度拥有了一个巨大的流量入口,接下来的操作手法,就和中国市场没有太多区别了。

2016 年,阿里巴巴通过入股香港彩票公司 AGTech 进入数字领域,紧接着,阿里巴巴促成了 AGTech 与 Paytm 合资成立一家名为 Gamepind 的移动游戏和电商平台。
阿里巴巴表示,Gamepind 将向商家提供一个营销和推广平台。Gmaepind 可以让用户通过游戏来获得电商平台的折扣券和优惠,Gmaepind 将和 Paytm 多达 3 亿的海量用户平台打通。
综上来看,亚马逊和阿里巴巴在印度市场的追求的目标并不知一致。亚马逊更多还是是利用电商业务的规模效应来推动亚马逊会员的发展,而阿里巴巴则更像是做一个大局,类似于在中国的策略,通过收购、入股、整合,打造一个所谓的「超级 App」。

比如,阿里巴巴已经通过 Paytm 掌控了印度的移动支付市场,阿里在娱乐、媒体、百货、物流、游戏方面也持续投资,或许不久以后,这些应用也将被封装到 UC 浏览器或者 Paytm 的移动支付里。总体来看,印度的电商市场还处在早期阶段,即便是当地电商领军企业的 Flipkart,也在持续亏损,因此,这个市场的烧钱、投资还将继续,亚马逊和阿里巴巴的对决也是刚刚开始。
四
亚马逊和阿里巴巴在东南亚市场的博弈很有趣,对亚马逊而言,新加坡就等于东南亚,而在阿里巴巴的市场版图里,东南亚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市场。
根据 Google 和淡马锡的报告称,东南亚拥有 6.2 亿人口,预计 2015 年电商市场规模达到 88 亿美元。

阿里巴巴在东南亚的重要布局是投资并控股当地电商公司 Lazada。2017 年,在阿里巴巴再次投资 20 亿美元后,已经拥有了该公司 83% 的股份,并由前蚂蚁金服董事长彭蕾来操盘。
Lazada 覆盖了东南亚六个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

该地区发展势头也非常迅猛。两年时间(2015–2017)里,Lazada 的商家数量增长迅速,已超过 10 万家,商品 SKU 数量也突破 8000 万。
2016 年 11 月,Lazada 以大概 3000 万 到 4000 万美元的金额,收购了新加坡的一家零售创业公司 Redmart,并将其定位为直接对标 Amazon Now 的公司。
在阿里的战略里,未来阿里巴巴的主要收入可能还在中国,但只有多样化的市场策略,才能降低单一市场风险。截止到 2018 年 3 月的这个财年里,阿里巴巴国际市场电商业务规模在 10 亿美元左右,Lazada 的快速增长功不可没,下图是阿里巴巴的全球布局。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还在印尼独自参与了当地电商巨头 Tokopedia 的 F 轮融资,投资金额为 11 亿美元,这笔投资使得阿里巴巴在东南亚市场拥有两个重要布局。
如上文所言,目前新加坡就是亚马逊东南亚市场的全部。
2017 年 7 月,亚马逊开始在新加坡提供服务。由于国土面积太小,亚马逊的会员及时达业务(Prime Now)可以覆盖整个新加坡。
2017 年12 月,亚马逊全面升级了新加坡的会员业务,新的会员计划包括订单超过 30.20 美元后的免国际运费以及会员视频、会员 Twitch 订阅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阿里巴巴的 Lazada 早已和 Netflix 和 Uber 联合起来,整合为一个名叫 LiveUP 的产品,来对抗亚马逊的会员视频产品。
五
马云曾这样定义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的不同:
亚马逊是一个好公司,但他们是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不是。阿里巴巴帮助别人成为电商公司。
但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或者说,这句表述是放在中美这样的相对成熟的电商环境里才成立的。即便是亚马逊,电商公司属性之外,它也是一家操作平台公司(Alexa)以及云计算公司(AWS)。
而在更广大的新兴市场,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亚马逊,都秉承了两家公司的基本属性,也就是电商公司的基因,从上文也可以看出,阿里巴巴与亚马逊在印度、东南亚的开拓,始终围绕着电商业务。
未来三到五年,印度、东南亚以及澳洲,都将是两家公司争夺的重点市场,而其操作方法,无外乎投资入股、收购、整合等方式。
如果把视线再放长远一些,随着拉丁美洲和非洲互联网的发展,5 到 10 年时间里,这两个地区或许也将成为阿里巴巴与亚马逊所关注的新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