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向微信进化、企业自建服务器的成本如何以及《重来》里的鸡汤 #Weekly Spot 013

导读

这期的「Weekly Spot」,你会看到以下精彩推荐:

  • Facebook 会成为微信吗?
  • 社交媒体为何是「status-as-a-service」?
  • Uber 等共享出行公司如何改变城市?
  • 云服务成本 VS 企业自建成本
  • 图书:《重来》
  • 一周全球主要杂志导读等

观点和故事

Facebook 的转型之辩。本周,扎克伯格为 Facebook 的未来做了全新的规划(点击这里阅读这篇文章),在一篇名为 A Privacy-Focused Vision for Social Networking 的官方博客里,扎克伯格这样谈到 Facebook 的未来计划:

I believe the future of communication will increasingly shift to private, encrypted services where people can be confident what they say to each other stays secure and their messages and content won’t stick around forever. This is the future I hope we will help bring about.

同时,扎克伯格还列举了为实现该愿景的几个基本原则,包括:

  • 私人互动
  • 信息加密
  • 增加类似阅后即焚的功能
  • 安全
  • FB 体系内的数据互通
  • 数据存储安全性

这篇博客一经发出,就引发了诸多讨论,这被认为是 FB 管理层对过去两年多来该公司一系列数据、隐私问题的官方「整改措施」,但这一举措还是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

其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如果把过往的 FB 看作是一个开放广场,那么,接下来的 FB 的可能是一个个「封闭」社区。

这是一次产品的巨大转型,扎克伯格所谓的「私人互动」产品原型可能就是中国的微信。在《纽约时报》的一篇专栏文章里(你可以在这里阅读这篇文章),前《华尔街日报》中文版主编袁莉这样评论:

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不仅为Facebook转型提供了线索,也为更广泛的互联网可能发生的变化提供了线索。如今,硅谷的许多科技巨头都依赖在线广告来赚足够的钱,以保持在新服务领域的增长和创新。有些人把网络广告称为互联网的命脉。 但每月活跃用户达11亿的微信表明,其他模式——尤其是基于支付和商务的模式——可以支持大规模的数字业务。这对谷歌、Twitter和许多其他网站都有启发,当然也有Facebook。

不过,正如袁莉所言,Facebook 并不完全具备微信(腾讯)的优势,后者可以在更大的生态体系里获得巨额收入,从而可以保证社交产品的设计与商业模式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但在科技博客主 Ben Thompson 看来,如果仔细观摩 FB 的上述举措,可以从一个用户隐私保护的视角深入探讨,他这样写道:

In fact, what Zuckerberg announced is quite believable, precisely because it makes perfect sense for Facebook: this is a privacy cake that Facebook can have — and eat it too.

你可以在这里阅读这篇文章。

社交媒体是一门「社交地位生意」。这是一篇成大 2万单词的长文,但非常值得推荐一读,作者 Eugene Wei 曾在 FB 的 Oculus 部门担任视频产品负责人,他提出了几个极富洞察力的观察,主要包括:

  • 社交媒体不仅是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产品,而是一个关乎「社交地位」产品,比如年轻人需要在社交媒体中获得社交地位;
  • 「status-as-a-service」是一个有趣的词汇,对于社交媒体而言,如何将「status」设计成一门生意,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命题。

Eugene Wei 进一步解释了「status」

Status isn’t worth much if there’s no skill and effort required to mine it. It’s not that a social network that makes it easy for lots of users to perform well can’t be a useful one, but competition for relative status still motivates humans. Recall our first tenet: humans are status-seeking monkeys. Status is a relative ladder. By definition, if everyone can achieve a certain type of status, it’s no status at all, it’s a participation trophy.

Musical.ly created a hurdle for gaining followers and status that wasn’t easily cleared by many people. However, for some, especially teens, and especially girls, it was a status game at which they were particularly suited to win. And so they flocked there, because, according to my second tenet, people look for the most efficient ways to accumulate the most social capital.

Eugene Wei 特别提到了 TikTok (抖音)的模式:

If you are new to TikTok and have just uploaded a great video, the selection algorithm promises to distribute your post much more quickly than if you were on sharing it on a network that relies on the size of your following, which most people have to build up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Conversely, if you come up with one great video but the rest of your work is mediocre, you can’t count on continued distribution on TikTok since your followers live mostly in a feed driven by the TikTok algorithm, not their follow graph.

我在读到这一段的时候颇有同感,如果将其放在中文互联网的语境下,展现了新老社交媒体——微信与抖音——的巨大冲突。如果你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可以点击这里阅读这篇长文。

Uber 以及共享出行是否改变了城市?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视角,围绕 Uber 等共享出行服务,城市里的人(包括乘客、驾驶员甚至行人)、物(楼、街道)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里面的一段话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Think of the experience of waiting for an Uber driver, in which you follow a single vehicle making turns on an empty Google Map. Everything is evacuated from the picture except for streets: there is nothing standing between you and the vehicle but time and empty space. For a consumer, the image is ethereal. But the streets are actually full of buildings, people, and other cars. Getting around in a city requires taking up space, which by nature is subject to scarcity. Every new passenger diminishes the experience for the existing pool of customers

你可以在这里阅读这篇文章。

离开所谓互联网巨头后,你的互联网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中国互联网拥有 BAT 三家巨头,美国互联网则有 Google、亚马逊、苹果、微软、Facebook 五巨头。来自科技博客 Gizmodo 的记者 Kashmir Hill 就做一个实验,她要远离五大巨头的产品,同时还要拒绝包括网页上的 Google 广告、使用 AWS 服务器的产品等,文章提供了很多细节和心理状态的描述,值得一读,你可以在这里阅读这篇文章。

云服务成本 VS 企业自建成本。随着共享出行服务公司 Lyft 即将 IPO,其内部的多项数字也浮出水面,其中云服务的支出得到众多关注,比如 Lyft 每月在 AWS 的花费为 80 万美元,一年将近 1 亿美元。曾在 Google 工作的投资人 Hemant Mohapatra 在 Twitter 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采用云服务以及企业自建成本的分析(提醒一下,里面的一些数字可能错误,Hemant Mohapatra 后来也做了修改),非常详细,可以帮你理解为何越来越多的企业倾向于选择云服务,你可以在这里阅读这个分析,

图书与电影

《重来》

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给自己打打鸡血,对我个人而言,《重来—更为简单有效的商业思维》(豆瓣链接)就是一本非常有力的「励志图书」。

img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共同创立了 SaaS 公司 37signals,他们将自己在创业的经历做了总结和浓缩,整理成这本名叫《重来》的小册子。

这本书并没有提供太多理论或案例,更像是两位作者每天工作完毕后的日记总结,比如他会这么写:

永远不会有正当其时的时候,你总会觉得要么年纪太轻,要么太老,要么太忙,抑或是其他什么原因。如果你总是为找不到完美的时刻而困扰,那么,完美的时机永远不会出现。

而在讨论公司发展方向上,作者没有谈什么大道理,而是用非常朴素的话予以解释:

很多公司都关注即将到来的大事件。他们热衷于新鲜热辣的事物,追逐最新的潮流和技术。这是一条愚人之路。一旦踏上这条路,你就会关注时髦、放弃本质。

这些朴素的话语构成了一个创业公司甚至一个人成长的历程,而对照这些话,每个读者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状态与经历,找到最适合的那碗鸡汤。

杂志导读

《彭博商业周刊》

img 这期杂志的封面故事是汽车,内页部分有 10 页共计 7 篇文章讨论汽车行业的变革,比如共享出行如何塑造汽车文化等,下图是其中一页的截图,非常棒的信息图。 img

这期杂志还有一篇介绍美国城市管理系统老化的文章,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成为云计算公司的新机会,你可以在这里查看这期杂志的内容。

《纽约客》

img

这周封面依然是讽刺特朗普,不做过多解读。有一篇科技类的长文,讨论的是机器人崛起与人类就业,文章提及的案例并不新鲜,文章的落脚点也是放在了政府在其中所能扮演的角色,也免不了指责特朗普,我特别喜欢这篇文章里的这个配图:

img

你可以在这里查看这期杂志。

《经济学人》

img

这期杂志的封面是非洲,目前多个大国都在谋划加入非洲的发展之中,《经济学人》认为,这一次非洲将成为最大赢家。在科技部分,有一篇关于中国创业公司进入寒冬的分析,值得一读。

你可以在这里查看这期杂志。

以上就是过去一周我个人觉得值得关注的话题,祝各位周末愉快!

Zhao Saipo

View posts by Zhao Saipo
赵赛坡,科技博客作者、资深科技观察家、付费科技评论 Dailyio 创始人、出品人,覆盖 3000+ 付费用户。 曾担任 TechTarget 中国区记者、频道主编、AI 自媒体「机器之心」前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