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ure 十年、消失的「三块屏幕」以及与 AWS 的差异化竞争

这期的「洞察」部分,将回顾微软 Azure 十年前发布的场景,并探讨微软对于云计算的思考和定位。「视野」部分里,你会看到苹果零售店、Google I/O 大会以及腾讯 AI 落地的新闻摘要。

洞察

周一晚间开始,一年一度的微软 Build 大会如约而至,这是微软面向开发者的技术盛会。过去几年,随着微软从一家 Windows 公司转型到一家云优先(Cloud First)的公司,Build 大会的主角也变成了公共云平台 Azure、SaaS 产品 Office 365 以及基于 Azure 的认知服务。

今年的大会也不例外。第一天的主旨演讲里,微软 CEO 纳德拉介绍了微软在云、IoT 以及 AI 领域的诸多进展。

一个不被人提及的事实是:2019 年是微软推出 Azure 的第十个年头。

2009 年,微软在 Build 大会的前身「Professional Developers Conference(以下简称 PDC)」上发布了 Azure(2010 年 1 月正式商用),与之一并亮相的还有 Windows 7 以及 Windows Server 2008 R2。彼时,也处在 PC 时代的顶峰,环顾整个行业,苹果的 iPhone 虽然已经引发全球瞩目,但智能手机的革新浪潮还远未启动,而 Google 的 Chrome 浏览器虽然开始流行,也无法改变微软在 PC 领域的霸主地位。

此时的 Azure ,寄托着微软打通「三块屏幕」的巨大野心,这三款屏幕分别是:

  • Windows 屏幕
  • 手机屏幕
  • 电视屏幕

然而 2009、2010 年却也成为 PC 时代的拐点,自此之后,PC 的黄金时代悄然过去,微软的 Windows 虽然已经受人欢迎,但它的角色,渐渐成为一种「看不见」的技术——没有人再去谈论 Windows 的新特性——这是技术胜利后的样子,却也映射出微软作为一家商业公司失败的模样,Azure 的第一个使命宣告失败。

img

在第二块屏幕的争夺里,微软也遭遇惨败。作为一家几乎从 2000 年开始将进入智能手机的公司,微软从未成为手机领域的主角,从 Windows Phone 到 Windows 10 Mobile,从自研到收购诺基亚,微软始终找不到切入移动互联网的门道,随着 2017 年 WIndows 10 Mobile 项目的关闭,Azure 的第二个使命也失败了。

而对于第三块屏幕,微软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想好怎么做,如果你曾经使用过 Windows 7,你或许会记得系统应用里有一个名叫 「Windows Media Center」的应用,但这个产品随后陷入停滞,2015 年的 5 月,这个产品正式官宣「死亡」。

img

2009 年的微软,希望利用这样一个统一的开发平台和不同的终端设备,吸引开发者们加入微软的生态体系里,当时负责微软服务器和工具业务 Bob Muglia 曾这样说到:

One of the key things will be our ability to take the investments you have made in apps that run in your own environment and take those forward into the cloud. We are learning how we can structure the cloud application model to take existing applications forward.

而十年以后,关于三块屏幕的故事已经结束,Azure 之于微软已经有了新的意义,而微软也逐渐成为「自己当初讨厌的样子」。

首先,如果去看此次 Build 大会的议程,你或许不会发现关于 Azure 的议题,但 Azure 却无处不在,它存在于数据库里,也存在 AI 服务中,它可能运行在各种 IoT 设备里,也可能是在 iOS 应用中…… 这是微软赋予 Azure 的全新定位,使其真正成为一个驱动「屏幕」的底层技术设施——无论是微软的屏幕还是其他公司的屏幕。

img

其次,拥抱开源和开发者。在微软 44 年的历史里,从未像当下这样拥抱开源以及开发者,纳德拉的前任,也是推出 Azure 时的微软 CEO 鲍尔默,曾在 2001 年说出这样一句话:「Linux is a cancer that attaches itself in 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nse to everything it touches(Linux 就是个把它碰到的一切都变成专利的癌症)」。

而从 2014 年纳德拉出任 CEO 后,微软对于开源以及开发者的态度开始变化,尤其是在 2018 年, 微软斥资 75 亿美元,收购开源社区 Github。今年的 Build 大会,微软又继续向开发者示好,比如体验更好的命令行工具、以及拥有 Linux 内核的 Windows 10,还有基于 AI 的辅助代码工具 IntelliCode 等等。

第三,Azure 与 AWS 的差异化战场。我曾在上周的一期会员通讯里谈到微软云业务的组成,Azure 作为公有云产品,还拥有庞大的「兄弟团」,比如 Office 365,微软的这一系列产品,构成了 Azure 与 AWS 的差异化所在。

img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今年以来陆续上市或准备上市(已提交 S-1 文件)的明星创业公司,比如 Uber、Lyft 和 Pinterest,无一例外都是 AWS 的客户,那么 Azure 的客户又在哪里呢?(完)


视野

苹果

两个新闻一起看,Bloomberg 援引一份调查报告称,消费者和苹果员工并不认可近几年 Apple Store 的购物体验,而在 LinkedIn 的「 Hello Monday」的播客里,执掌苹果零售店多年的 Angela Ahrendts 则讨论自己在改造苹果零售店中的心得体会。

Google

Google I/O 大会发布了多款产品,如果你喜欢看视频,不妨看看 Verge 的这个视频集锦,13 分钟内把所有的发布都介绍了一遍。

借着 Google I/O 大会,Verge 梳理了 Google 硬件团队结构以及愿景,你会发现 Google 的硬件策略越来越像苹果了。

TechCrunch 认为,与 FB 对于「隐私」的纸上谈兵相比,Google 此次开发者大会透露出了众多具体行动。但我觉得这位记者可能误解,扎克伯格所言的「Privacy」,并非仅仅是隐私的意思。

腾讯

FT 中文网介绍了腾讯在英国的 AI 实践,腾讯计划于英国当地的创业公司 Medopad合作,推出面向医疗领域的 AI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