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的「数字化替身」

这期的「洞察」部分,我将从 996 的争议谈起,讨论人工智能对于企业管理的意义,为何亚马逊 AI 算法开除员工是未来?「视野」里,你会看到印度移动互联网格局以及两个对话式 AI 平台的最新信息。

洞察

不久前关于中国互联网行业 996 的讨论里有诸多假设。

比如最大的假设,可能就是将「工作时间」作为一个判断标准。企业主,如马云、刘强东等「以身作则」,反复强调自己都需要这么长的工作时间,作为年轻人的你们为何不可以?而反对 996 的员工,则认为工作时间「入侵」了生活时间,导致自己的生活只剩下了工作。

除此之外,这场讨论里的代际隔阂、文化隔阂甚至职业隔阂,都被简化为了「996」,或者说被简化为关于「工作时间」的诉求——一方要求增加工作时间,另一方则呼吁减少工作时间。

但还有一个关键命题却有意无意被忽略了,那就是,何谓「工作时间」?

几乎在国内热议 996 的同时,大洋彼岸的美国,一向工作环境「恶劣」的亚马逊,也爆出了一则丑闻。美国科技媒体 Vox 拿到了一份内部文件,文件显示,亚马逊打造了一个自动化的追踪系统,可以量化亚马逊仓库里每一个员工的工作效率。

这套系统有一个追踪员工松懈或偷懒时间的项目,叫「Time Off Task(简称为TOT)」。如果员工打包包裹的时间过长,会触发 TOT 机制,系统将自动发出警告,甚至该文件还显示,根据日常的 TOT 追踪,系统也会自动判定该员工是否还能继续呆在公司。

此事引发众多争议。工人代表对于亚马逊如此「残忍」的机制相当愤怒。而亚马逊官方后续回应称,人类管理者也会检查系统决定,并有权推翻系统的决定。

上述两个争议背后都是劳资双方——企业与员工——就工作效率的不同立场,但所不同的是,996 的诉求从一开始就有意无意地模糊了一切界限,使用一种「时间被剥削」的口号去串联去鼓动,以至于后续的话题发酵里,不同利益方之间几乎没有对话的共同基础。

与之相比,亚马逊让 AI 算法决定员工是否去留的方式看似残忍,却显示了一种面向未来的企业管理模式。当然这里需要明确一点,无论企业主还是员工,都有一个提升工作效率的共同目标,基于这个目标,企业主可以借助一系列工具来提升整个公司的工作效率,并保障员工的合法权利。

目前在市场上,已经有一系列利用 AI 来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的产品,比如微软的 Workplace Analytics、Google 的 Work Insights、SAP 的 SuccessFactors 等等。这些产品的基本模式也是通过对员工工作中的各项行为的收集和分析,提供一套理解这些行为的分析框架,帮助企业主更好地做出决策。

比如上文提及的一个问题:如何衡量工作时间?来自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一份调查显示,在美国的典型上班族的「工作时间」里,每天至少有 96 分钟是被打断的,如果按照 8 小时公司制来计算,这也意味着有五分之一的时间被浪费,而更难计算的则是其效率的衰减,毕竟很多职业需要长时间的专注工作,频繁的打断将大幅降低其工作效率。

基于这样的场景,利用对于员工工作时间内不同行为数据的收集,AI 的工具可以找出这些「时间黑洞」,从而进一步优化工作的流程,减少时间浪费。

不管部分媒体如何渲染类似「1984」的场景,将 AI 应用到公司管理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根据咨询机构 Gartner 提供的数据,将 AI 应用于公司员工行为分析将产生 29 亿美元的商业价值,除此之外还有无法估量的工作时间的节约。

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去看,还有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一,基于 AI 模型可以很容易分析出员工效率的高低,那么利用效率高低的结果还能做什么?培训效率低的员工,还是开除他们?

其二,如何平衡量化效率与员工对隐私、监控的担忧,这注定一个长期的挑战,不仅取决于企业的决策智慧,也取决于社会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 AI 技术的成熟程度。

人工智能正在渗透在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你会看到几乎每个行业的行为模式都在被重构,如果说过去这些模式里的核心是流程,那么现在以及未来的核心就是数据。企业管理的模式,也将从流程转型到数据,员工一举一动产生的海量数据被收集与分析,构成了员工的「数字化替身」,一个个「数字化替身」让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变得足够简单,也足够粗暴。(完)


视野

移动互联网

来自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的报告,展示了北美手机市场的格局,苹果依旧领先,而 iPhone Xr 是苹果出货量的最大支撑。

TechCrunch的这篇报道介绍了印度移动互联网里的超级 App 们,这些应用尽管有印度本地产品以及来自美国的应用,但都有意无意地模仿了中国互联网巨头的做法。

AI

Salesforce 收购了一家对话式 AI 创业公司 Bonobo

思科开源对话式 AI 平台MindMeld

百度为听障儿童开发全球首款AI手语翻译小程序

AI 创业公司 Clarifai 裁员 20%,该公司的最大客户是美国国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