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
本周,美国最高法院判决,用户可以继续在地方法院起诉苹果的 App Store 垄断行为。该裁决意味着案子不会被驳回,将重新进入司法系统。
根据提起诉讼的 iPhone 用户称,苹果 App Store 向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收取的 30%的佣金被转嫁给了消费者,导致 App Store 应用价格上涨。而苹果公司辩称,是开发者自己设定的价格,苹果只是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交易市场。
虽然还没有具体的裁决,但苹果股价还是在 5 月13 日大跌 5.18%,市值蒸发了 500 多亿美元,有媒体戏称这几乎相当于蒸发一个百度或者 1.2 个特斯拉。
市场的激烈反应也进一步映射出 App Store 之于苹果的意义。数字上看,2008 年诞生的 App Store,在过去十年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而根据分析公司 Sensor Tower 的报告,预计到 2023 年,苹果 App Store 营收将达到 960 亿美元。
现在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 iPhone 的成功离不开 App Store 的支持,更准确地说,是离不开那些优秀的第三方应用程序,然而在 2007 年第一部 iPhone 发布时,乔布斯还很看不上第三方应用。
在他看来,只有苹果公司自己研发的应用程序才能称得上是「桌面级」的原生应用,第三方开发者当然可以为苹果开发应用,但这些应用必须按照 HTML 和Javascript 标准。换句话说,乔布斯只想让所谓的第三方应用作为小工具,而不是原生应用。
乔布斯曾向开发者们表示,开发者可以基于 iPhone 内部的 Safari 引擎开发应用。他在 2007 年的 WWDC 上这样说道:
And so, you can write amazing Web 2.0 andAjax apps that look exactly and behave exactly like apps on the iPhone. And these apps can integrate perfectly with iPhone services. They can make a call, they can send an email, they can look up a location on Google Maps. And guess what?There’s no SDK that you need!"
苹果公司的这一想法遭到开发者的强烈反对,开发者们普遍认为,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歧视,他们希望能得到更公平的对待,像苹果公司一样开发一款款精美的原生应用程序。
而且,基于网页标准的应用程序,在稳定性和实用性方面都不入原生应用。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在《乔布斯传》认为:乔布斯可能忙于完成 iPhone,没空去操心真正的第三方应用。
艾萨克森采访到当时的苹果董事阿特·莱文森(Art Levinson),后者那个时候给乔布斯打了六次电话,力推原生应用的潜力,但乔布斯起初不愿讨论这个话题,部分原因在于他觉得苹果还没有精力去理清涉及到管理第三方应用开发者的复杂性。
还有一些报道称,乔布斯最初非常反对第三方原生应用,而且从一开始也没有任何建立 App Store 的计划,直到围绕 iPhone 越狱的技术社区越发成熟,各类第三方应用被安装在越狱后的 iPhone 上的时候,苹果公司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着手向开发者开放权限。
《洛杉矶时报》曾在 2013 年发表一篇名为「如果乔布斯坚持自己的方式,我们不会庆祝 App Store 的 5 周岁生日」的文章,文章认为,至少到 2007 年 10月,苹果公司还在抗拒第三方的原生应用。
美国科技博客 Apple Insider 则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述了事情的「真相」:苹果公司最初制定了网页应用的计划,并反对越狱……乔布斯也并未粗暴阻止第三方原生应用。
在 2007 年苹果公司股东大会上,该博客记者曾问乔布斯:「苹果公司是否意识到,大型机构用户需要利用低成本的手持计算机开发订制软件?」乔布斯表示,苹果公司已意识到第三方开发者的需求,但仍在研究安全等问题。但遗憾的是,这一回答并未被任何媒体报道。
不管真实的情况如何,苹果公司在 2007 年 10 月做出了一项堪比发布 iPhone 同样伟大的决定:苹果承诺将向所有第三方软件开发者发布软件开发工具,让所有第三方开发者可以开发类似于苹果原生应用的应用程序。乔布斯这样解释:
到 2008 年 2 月才会发布 SDK,因为我们试图同时做两件截然相反的事情:向开发者提供先进的开放平台,同时保护iPhone用户免受病毒、恶意软件、隐私攻击等等的困扰。这不是个容易的任务。我们认为,几个月的耐心将带来多年的回报,使用户可以在安全和可靠的iPhone 上运行出色的第三方应用。
接下来的五个月里,苹果公司开始按照乔布斯的「命令」,在开发与封闭中寻找平衡点,这也正式开启了属于 iPhone 以及苹果的黄金时代。(完)
视野· AI 特辑
来自 MIT 科技评论的报告:亚洲的人工智能愿景。其中提到,未来 10 年,AI 将成为推动亚洲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而每五个职位里就有一个受到 AI 的影响。你可以在这里下载这份报告。
来自《大西洋月刊》的一篇长文,谈到如何基于 AI 算法更好地安置难民。
Axios援引 CBinsihgts 的报告指出,过去 9 年科技巨头收割了大量 AI 创业公司。
Ars tech通过梳理 Google I/O 大会上一系列新产品,探讨Google 为何押注机器学习、以及如何做机器学习。
6 月份的《黑镜》将以智能音箱为主角,这位主角长这个样子:
Vox称 OpenAI 部分开放了 GPT-2,你可以感受到 AI 的创造力了,我曾在之前的一期会员通讯里谈到这个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