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机现状、华为海外争议、播客行业分析报告等 | Weekly Spot #019

导读

这期的「Weekly Spot」,你会看到以下精彩推荐:

  • 量子计算机商业化现状;
  • 盘点华为海外争议;
  • 深度学习天花板已到?
  • 播客行业分析报告;
  • 童年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观点和故事

量子计算(机)

推荐三个与量子计算(机)相关的新闻和资源。

MIT TR 这篇文章通俗易懂地解释了什么是量子计算机,可以作为一个简单的入门内容。

《财富》的这篇长文介绍了当下量子计算机商用的基本情况,毕竟,任凭量子计算机如何强大,如果没有真正商用,其意义也不大。

而在本周,微软与 Google 在 Brilliant 开设了一门量子算法的课程,可以通过浏览器模拟的量子计算环境,学习量子算法。你可以在这里了解这门课程的详情。

华为

本周关于华为的话题渐趋平静。但依然有几篇值得关注的文章。

任正非接受 Bloomberg 专访。这篇专访释放的信号还是很强烈。其中,任正非表示自己会带头反对中国制裁美国公司(比如苹果)的说法被包括路透社在内的诸多海外媒体报道。

而在《南华早报》看来,华为事件是科技世界版图重组的开始,你可以在这里了解这个观点。

上周末 WSJ 的一篇长文,梳理了华为过去 15 年高速增长背后的争议问题,这些发生在海外的事件鲜有国内媒体报道,这也让我们无力去判断这些事件的真相到底如何。

智能城市

智能城市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话题。在美国费城,智能城市建设刚刚开始,利用大量的传感器、摄像头感知城市变化,你可以在这里了解详情。

在内华达的亨德森市,智能城市的主要聚焦在预测城市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而其背后的支撑技术依然是无数个传感器和交通摄像头,你可以在这里了解详情。

AI 与深度学习

张钹院士谈深度学习已经接近天花板。这篇来自《经济观察报》的专访谈了很多内容,张钹的基本观点是深度学习技术本身限制了其作为 AI 技术突破的可能性,这并不是什么新鲜观点,但在国内鲜有这样理智的声音。你可以在这里查看这篇专访。

中国 AI 发展报告里反映的数字。上周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9》从全球形势、创新环境、科研突破、经济发展、社会应用、人才支撑、区域格局等视角,对过去一年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总体情况进行了回顾,你可以在这里查看这个报告的基本情况。

机器学习如何应用到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这篇来自 Medium 的文章简单易懂地介绍了机器学习应用的基本流程,可以让大家对于机器学习的应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你可以在这里阅读这篇文章。

其他

本周还有其他几篇值得关注的文章。

Politico 探访了位于德国柏林的亚马逊欧洲实验室,其中也提到了亚马逊 AI 领域研究已经相当国际化,比如 Alexa,你可以在这里阅读这篇文章。

a16z 做了一份关于播客现状的分析报告,其中有很大篇幅是在谈论中国播客的商业模式,报告里的所谓中国播客,也包含了类似喜马拉雅这类产品,你可以在这里阅读这份分析报告。

NYT 的一篇文章谈到了中国外卖背后的环境污染问题,你可以在这里了解详情。

Bloomberg 采访了前 App Store 应用审核官,从中可以了解到苹果如何审核应用。你可以在这里阅读这篇文章,里面还有一个 40 分钟的音频。

百度最难捱的一夜:五名高管闪电辞职内幕。来自腾讯科技的一篇长文,梳理了向海龙离开百度始末,但这类报道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交叉比对的信息源,所以也就看个故事吧。

图书与电影

img

今天是 6.1 国际儿童节,推荐一本「老书」《童年的消逝》(豆瓣链接)。这是一本出版于上世纪 90 年代的图书,作者是美国媒介学家尼尔·波兹曼,他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娱乐至死》。

在这本《童年的消逝》里,波兹曼指出一个事实:童年在媒介的进化中逐渐失去了其本来的意义。

理解这个观点需要了解「童年」概念的变化历程,作为一个社会观念,在欧洲中世纪里,整个社会根本没有对于童年的认知,当时,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区别只有年龄的差异,而其他社会行为并没有太大区别。

直到文艺复兴,这个属于「文明社会」的概念才慢慢呈现。与之相对的,则是「性」从儿童话语体系和感官体系中逐渐消失,所谓的文明时代里的基本共识也达成了,那就是将性欲严格限制在成人的私密行为里,并且在儿童面前保持缄默。

也是从文艺复兴开始,阅读作为一项全新的技能,成了分割儿童和成人的新界线,也就是说,阅读能力成为区分儿童与成人的标准之一。

这是一场口语文化让位于印刷文化的开始,而以电视为代表的图像文化,又进一步影响了童年的概念……

全球杂志导览

img

这期杂志的主要篇幅是谈论「钱」的问题,核心议题是如何实现更公平的利益分配,属于我并不感兴趣的话题。

这期的「社论」部分有一个值得思考的观点,作者就前不久旧金山启动禁止城市人脸识别法律的事情发表了评论,评论认为,单纯地禁止脸部识别技术并非最好的办法

The question then is what rules are needed to maximize the benefits of this technology while minimizing harm. One concern is data. A facial-recognition database differs in kind from one of fingerprints or DNA, because it’s likely to contain voluminous records on innocent people. That raises the prob- ability of privacy violations or other misconduct. Access to such data should be limited to clearly defined purposes and subject to regular audits. In most cases, police should use the technology only for a targeted purpose and not for general- ized surveillance. Real-time monitoring of camera or video feeds should generally require a court order.

另外这期的科技部分谈到了 Salesforce 创始人 Mark Benioff 对于公司文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目前来看是积极的、正面的,但是这种影响会持续吗?

img

这期杂志的封面是危机里的英国,大笨钟被炸弹绑在一起,配发的社论指出,脱欧正在将英国拖入到宪法危机里。

社论还有一篇关于中美贸易战与阿里巴巴的文章,文章援引 Bloomberg 对于阿里巴巴正在寻求在香港上市的信息,将阿里此举定义为中美关系变冷的重要标志,社论里还有这么一段话:

……But the bigger message is that, as the trade war rumbles on, the immensely complex global net- work of financial and commercial ties is adjusting. Big hardware firms are tweaking their supply chains. Retailers are shifting their sourcing so that goods sold in America are not made in China. Banks are cutting their exposure to counterparties that could face American sanctions. And even the world’s most successful firms, such as Alibaba, feel they need a backup plan. It is a very different vision from the one Mr Ma stood for when he rang a cer- emonial bell at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 back in 2014.

另外这期杂志里还有「科技季刊」,这一季的主题是航空,共计 7 篇文章讨论了航运业的现状和未来,其中的「飞行汽车」一文值得一读。

以上就是本期「Weekly Spot」的所有内容,祝大家周末愉快!

Zhao Saipo

View posts by Zhao Saipo
赵赛坡,科技博客作者、资深科技观察家、付费科技评论 Dailyio 创始人、出品人,覆盖 3000+ 付费用户。 曾担任 TechTarget 中国区记者、频道主编、AI 自媒体「机器之心」前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