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 应用:苹果发布年度应用、游戏、一组关于讲故事的应用推荐;
- 应用:思维导图应用 MindNode 将在 2020 年改为订阅制;
- 发现:利用 TimeTrack 提醒机制,更好记录时间;
- 流程:如何构建万米高空离线环境的生产力;
- 观点:AR 设备到底会改变什么?
- 苹果:Jony Ive 离开苹果、苹果完成收购英特尔基带业务;
- 业界:遵循当地法律与公司价值观的冲突正在影响科技跨国公司;
流程·洞察
离线环境里的 iPad 生产力指南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由于工作原因,我几乎每月都需要坐飞机往返北上杭等地。飞机机舱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环境,一方面它提供了万米高空的独特空间,将包括你在内的几百人「隔离」出城市空间,在噪音与晃动中相处数个小时;另一方面,这个空间还将你与互联网隔离1,在万米高空的几个小时中,你无法利用新闻网站了解世界局势,也不能在社交媒体上指点江山。
上述两个「隔离」的叠加,制造了「离线」状态。在这个状态里,无论你手上拿着什么计算设备,都需要接受一个一个事实:这些计算设备已不再是你与世界连接的媒介,而变成一块块屏幕,你所能做的,只能和这块屏幕打交道。
既然「离线」状态是人与屏幕(设备)的直接互动,那么我们的确有必要为这个状态做一些准备。接下来,我将以 iPad Pro 作为例子,讨论一下如何准备「离线」状态。
1 理解「本地文件(内容)」
尽管 2019 年 iPadOS 进一步提升了「文件」应用的实用性,但对于很多习惯桌面电脑的用户而言,这个文件管理器依然不好用,其中一个痛点是:什么是「本地文件(内容)」?
(欢迎订阅「iPad Power User」获取本期全文)
[purchase_link id=”6942″ style=”button” color=”” text=”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