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 iPad Pro 的三个意料之外/苹果供应链的未知数/Working Copy 的新功能 |iPad Power User#036

本文是「iPad Power User」付费订阅内容,这是一份探讨 iPad Pro 与 iPadOS 生产力的邮件订阅产品,每周一封专属会员邮件,独家分享 iPadOS 生产力流程及生产力应用。您可以通过 Dailyio (https://iois.me/membership)订阅年度或月度会员,还可免费获得众多关于 iPad Pro 的电子书、音频产品等会员福利。


上周正式发布的 2020 款 iPad Pro 既有意料之中也有意料之外。譬如后置镜头样式早已出现在各种「泄密」图片里,曾经也引发了一些关于「是否使用 iPad Pro 拍照」的争论,再比如其产品设计 ID 的延续,使得一些配件——无论是苹果官方的 Apple Pencil、Smart Keyboard Folio 还是第三方键盘——都可以继续使用, 这也让这款产品像极了一次例行升级。

但在意料之外的几个变化,却非常值得探讨一下。

iPad Pro 成为 AR 平台

新款 iPad Pro 在硬件上最大,或者说最一眼可以分辨的升级就是后置镜头模组增加的那颗激光雷达扫描仪,苹果官网这样介绍其功能:

激光雷达 (LiDAR 光探测和测距) 这项先进技术,是通过测量光触及物体并反射回来所需的时间,来确定距离…..特制的激光雷达扫描仪利用直接飞行时间 (dToF),测量室内或室外环境中从最远五米处反射回来的光。它可从光子层面进行探测,并能以纳秒速度运行,为增强现实及更广泛的领域开启无尽可能。

这些文字之后,就是一个炫酷的演示动画,非常推荐大家看看。毫无疑问,利用此次硬件层面的升级,再一次向业界展示了苹果对于 AR 的野心,但 iPad Pro 显然不是苹果 AR 战略的核心,其根本原因在于,AR 应用赋予设备全新的交互,这是传统计算设备所无法完全消化的

这里姑且不谈 AR 是否是下一代计算平台,仅以当下 AR 所能带来的改变来看,AR 应用的潜力都令人期待,它所带来的全新体验——从社交、在线购物到游戏——每一个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结合 IDC 的一组数字,预计到 2024 年,全球 AR 市场规模将达到 2872 亿元。

面对如此大的市场规模,苹果也在过去几年「潜心」推动基于 iOS 的 AR 生态。2017 年的 WWDC 大会上,苹果在 iOS 11 里正式集成 ARKit,提供了包括用户设置锚点在内的基础功能,2018、2019 年,每一代 iOS 的升级,都伴随着 ARKit 的能力升级,特别是在 2019 年的 iOS 13 里,ARkit 已经支持了人体轮廓抠图、四肢识别等功能,为更多 AR 开发提供了可能。

如今,在 App Store 里,「AR 应用」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品类。

img

为什么这次是 iPad Pro?这个问题或许有很多答案,我倾向于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iPad Pro 强劲的性能与大容量的电池,可以在现阶段完整承载 AR 应用,从而吸引更多用户与更多开发者、厂商加入其中;其二,利用 iPad Pro 平台构建一个庞大的 AR 生态,可以进一步拓宽 iPhone 的生态护城河,毕竟,iPhone 平台的任何软硬件调整,其影响范围远远超过 iPad Pro。

那么,如果 iPad Pro 不是 AR 的重心,谁是苹果 AR 战略的要点,iPhone?或许都不是,或许都是。正如开发者 Troughton-Smith 去年在 iOS 13 代码里所发现的那样,传闻中的苹果 AR 设备将是基于 iPhone 的「配件」,或者换句话说,只有在全新「配件」的加持下,属于 iPad Pro 或者苹果的 AR 能力才会释放。而现在,我们并不确定这个时间还有多久。

妙控键盘的行业意义

尽管此前已经有爆料,但没有人会想到带有触控板的妙控键盘会在这个时间点发布,而在大家惊叹其价格如此高昂的时候,或许也会对该键盘适配上一代 iPad Pro 而感到一丝欣慰。

现在最大的问题或许是,至少未来一个半月里,你根本买不到它。

我强烈推荐各位观看苹果的另一支新款 iPad Pro 的广告,看完之后你或许和苹果产品资深观察家 John Gruber 的观点一致:广告里,你几乎看不到现在就可以买到的 Smart Keyboard Foilo。

这当然是一种「只见新人笑」的典型市场营销做法,但这个产品所传达出信息却非常明显。

其一,在历经多代更新之后,代际间的 iPad Pro 配件终于通用了,这对于用户来说可以节约一大笔配件花销,如果你已经拥有了 2018 款的 iPad Pro,并对新款 iPad Pro 的硬件升级不满意,可以在 5 月份之后单独购置这款键盘即可。

其二,妙控键盘为 iPad Pro 带来的全新的交互方式:光标。这是和 iPadOS 13 发布时的所谓「鼠标交互」完全不同的方式,后者现在依然作为一种「辅助功能」,而「光标」所带来的变化,则是基于触控板的全新交互逻辑。

img

苹果软件部门「大总管」Craig Federighi 展示了利用妙控键盘的交互方式(视频地址),和 MacBook 上的触控板以及「妙控板」交互方式类似,支持捏拉缩放、三指返回主屏、点拖唤出多任务菜单等功能。某些功能当然也可以在鼠标上实现,不过以我的体验来看,鼠标并不是体验「光标」交互的最好方式,譬如无法通过鼠标实现左右滑动等功能。

其三,「光标」的加入,也在增加 iPadOS 交互的复杂性,目前 iPadOS 支持的交互方式如下:

  • 多点触控
  • Apple Pencil
  • 外置键盘(蓝牙或有线)
  • 鼠标
  • 触控板

除了多点触控是十年前 iPad 发布时的交互方式,其他几个都是过去十年苹果为其添加的交互方式,这是一种类似于软件解绑与捆绑的轮回。前微软 Windows 部门负责人 Steven Sinofsky 在一篇长文里指出,业界在关注 iPad Pro 触控板的形式之外,还要去思考其内在逻辑。

Steven Sinofsky 列举了一个事实,当年个人电脑问世时,只是作为小型的服务器主机,其硬件配置与功能也非常简单,随后的时间里,个人电脑的硬件,特别是接口、交互方式不断丰富,但没有人认为这是向服务器主机靠拢。从这个角度去看,iPad Pro 所增加的触控交互,更像是一种基于新系统(iPadOS)与新内容(iPad 应用)的交互方式,而并非是将 macOS 的触控交互「搬运」过来。

我基本认同 Steven Sinofsky 的这个观点,但我更想看到的是,苹果如何继续在系统层面以及官方应用层面,持续优化光标交互,更重要的一点是,整个 iPadOS 的应用生态,又如何能快速、高效利用这个特性,要知道,截止到 2020 年 3 月 22 日,微软、Google 的「办公产品三件套」还不支持 iPadOS 的多窗口机制,此时距离 iPadOS 13 发布已经过去了 6 个多月。

iPadOS 13.4 的重要性

很长一段时间里,iOS 一直保持一年一次大更新的频率,一般来说,6 月份 WWDC 新版本亮相,然后发布多个测试版本,9 月随新机正式发布,接着进入小幅度更新的阶段,一直延续到下一年的 WWDC,周而复始。

但 iOS 13 从一开始就有点奇怪,2019 年 WWDC 之后,iOS 13 进入测试版本阶段,整个测试版本历经 7 个公测版(8 个开发者测试版),终于在 2019 年 9 月 20 日随 iPhone 11 系列发布,不过仅仅 5 天后,苹果就发布了 iOS 13.1,修复了大量 Bug,并将此前发布会上展示的全新 Airdrop、快捷指令自动化加入其中,也因此,iOS 13.1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iOS13」。

这个奇怪的更新周期也延续到 iPadOS 上,它不再是小版本的 Bug 修复与功能优化,大量增加的功能与特性开始出现在本周发布 iPadOS 13.4 上。我在上周更新到了 iPadOS 13.4 开发测试 GM(Golden Master),和本周即将发布的正式版无异,其更新日志非常长,不仅增加了对于鼠标和触控板的支持,还将增加 iCloud 文件应用的共享功能,同时增加了九种 Memoji 贴纸等等。

如此多的「增加」功能不断强化了此次系统更新的重要性,我当然理解这是为了配合新 iPad Pro 和妙控键盘的举措,但这个更新周期还是凸显出 iPadOS 13 更新周期的混乱——至少是节奏的混乱,我甚至觉得,在 iPadOS 14 正式亮相之前(2020 年 6 月,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苹果可能还会有一次重大更新,以更好适配妙控键盘。

写在最后

从硬件上看,2020 款 iPad Pro 还有诸多未知,譬如全新的 A12Z 的技术参数如何、内存大小如何以及屏幕素质的提升如何等等。而随着苹果官方商店下架 2018 款的 iPad Pro,这个自 2018 年由新外观开启的产品线进入到了第二代际,那么,接下来苹果如何说服那些一年半之前购买 2018 款 iPad Pro 的用户升级换代,并促使更多新用户选择 2020 iPad Pro?

2020 年的线下 WWDC 已经取消,并将以线上形式举办。但上周 Google 宣布取消 I/O 线上大会之后,我也开始怀疑苹果是否还会如期举办线上的 WWDC,或者和产品发布一样,以新闻稿的形式,介绍 iOS 14/iPadOS 14 的新特性,但有一点很清晰:在推出新 iPad Pro、新配件以及新交互方式之后,苹果还需要继续兑现其在 iPad Pro 上另一半承诺,通过 iPadOS 系统底层的创新,进一步强化 iPad Pro 作为新计算设备的特性

如果苹果认为「用户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Your next computer is not a computer),那么苹果需要让用户相信:iPad Pro 就应该是用户的下一台「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