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人工智能商业内参#2017-07-30

「人工智能智能内参」旨在提供一份中文互联网领域权威、可读的人工智能商业化邮件列表。本期你将看到 Drive.ai 创始成员专访、马斯克与扎克伯格互怼的另一面,则是两人共同投资了一家研究通用型人工智能的创业公司、亚马逊、Google 的神秘收购以及快速追赶阿里云的腾讯云……往点击这里查看过往内容。

创业公司与资本市场

  • 国内自动驾驶公司 Momenta 完成 4600 万美元 B 轮融资。这家公司团队成员来自清华大学、MIT、微软研究院等等,成立于 2016 年 9 月,致力于打造自动驾驶中枢神经系统,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环境感知、地图技术,在 2017 年 ImageNet 物理识别大赛中,该公司获得冠军。(链接
  • Lyft 自动驾驶计划曝光。按需出行公司 Lyft 的自动驾驶发展规划日前被透露出来,其中的几个要点:自主研发自动驾驶技术,该公司 10% 的工程师在从事相关研究;未来将开放更多数据并发表更多该令狐的论文;未来还将继续招募人类司机;今年晚些时候将在波士顿推出路测项目;(链接
  • 位于伦敦的人工智能芯片创业公司 Graphcore 完成 B 轮 3000 万美元的融资,这轮融资的投资者中,包括 DeepMind 创始人的 Demis Hassabis 以及马斯克旗下 OpenAI 等等。这家公司主要研发智能处理芯片(IPU),将用于专门的机器学习场景里。(链接
  • 专访 Drive.ai 一位联合创始成员。钛媒体的这篇文章找到了Drive.ai 的创始团队的一位成员和其主要的投资方纪源资本。Drive.ai 因为其创始人为吴恩达的妻子而备受业内关注,其产品是提供一种自动驾驶的后装方案,通过一些标准接口帮助汽车厂商快速部署自动驾驶方案。(链接
  • Vicarious 再获 5000 万美元融资。这是一家位于加州的创业公司,通过将无监督的机器学习引入到机器人领域,让机器人快速掌握多个领域的技能,有趣的是,在该公司的早期投资者,马斯克和扎克伯格赫然在列。(链接

巨头在行动

  • 阿里云的身后,极速狂奔的腾讯云到底货色如何?目前国内云计算声音最大的无意就是阿里云和腾讯云,但不管国内国外的哪组数据,阿里云目前都是国内公有云领域的第一,腾讯云计算过去一年的狂奔,到底发展到哪个层面?撇开官方宣传和国内第三方数据,由两组数字值得关注:其一,全球公有云 IP 地址报告,从注册和活跃度来说,腾讯云都位列第二集团(第七的位置);其二,在 Gartner 的公有云魔力象限里,只有阿里云一家企业,这充分说明了腾讯云的发展速度以及还不达标的业务成绩。(链接
  • Alphabet 投资了一家医疗创业公司 Freenome。此次投资是通过 Alphabet 旗下医疗公司 Verily 完成,而非旗下风险资本公司,CNBC 的线人透露,Freenome 是一家通过技术研发推动癌症早期检测的公司,Verily 的这笔投资完成于 2017 年 3 月,总融资额为 6500 万美元。而根据 Verily 公司的说法,这笔投资背后还包含了更深层次的合作,比如共建实验室。(链接
  • 联想高管如何谈人工智能?这份来自联想高管的集体专访展现了联想对于未来人工智能的看法,事实上这种访谈里并没有多大价值,但杨元庆的发言里还是能看出一些信息,比如「我觉得万物智能肯定是大方向…..最后就是那几个,包括电脑、手机、电视这三大类肯定少不了,也许像智能音响也会出来,另外一大类是AR和AI我相信未来会成为新的计算平台的。」倘若这个判断就是联想公司对于人工智能的基本认知,那么我觉得联想已经很危险了。(链接
  • 传闻亚马逊收购数据分析创业公司 Graphiq。《洛杉矶时报》综合四个消息源认为,这笔收购大概在 5000 万美元左右,Graphiq 创立于 2009 年,最早提供在线数据比较或比价服务,2016 年,该公司在 Alexa 上提供问答服务。据了解,亚马逊此次收购或许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其在 Alexa 上的技术以及人才储备。(链接
  • 微软人工智能处理器计划曝光。彭博新闻的报道称,微软计划为下一代 Hololens 设计一款处理器,帮助用户在设备上处理海量数据,这样的设计将大幅降低设备的延迟,会给用户体验带来显著提升。(链接
  • 马斯克和扎克伯格激辩人工智能,两人围绕人工智能是否会给人类带来威胁的争吵引发全球媒体的广泛关注,好奇心日报对此做了一番梳理和总结。(链接
  • 小米发布智能音箱,售价 299 元。这款标榜人工智能的音箱可以用语音控制,除了播放音乐,还可以配合小米之家里的多款智能家居产品实现语音操控。(链接
  • 高通发布基于骁龙处理器的神经网络处理引擎。目前这个开发套件已经向开发者开放,这意味着未来或许将能够在搭载骁龙处理器的移动设备上甚至汽车上进行深度学习的模型训练(链接
  • 科大讯飞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改造医院?严格意义上说,「极客公园」这篇文章更像是一个科大讯飞的 PR 稿件,不过依然可以作为了解讯飞对于医疗领域布局的切入点,主要围绕两点:语音和影像。但很遗憾的是,讯飞上述技术上的突破还未看到真正落地的案例。(链接
  • 亚马逊 CTO:AWS 如何赢得人工智能之战?在 AWS 技术峰会 2017 上,亚马逊 CTO Werner Vogels 介绍了 AWS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其中的几个要点:亚马逊在人工智能领域耕耘已久,内部的电商系统早已采用相关技术;AWS 的一项工作就是将这些能力开发给广大开发者。(链接
  • 转型投资人的程浩,开始鼓吹人工智能创业无用论了。目前已经专注投资的迅雷创始人程浩,在一篇名为「创业公司做智能音箱是九死一生」的文章中告诫智能音箱的创业公司们,技术已经不再重要,而大公司在生态以及入口上的重金投入,会进一步挤压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对这些公司来说,唯一的出路就是等待被收购。(链接

基础研究与行业数据

  •  一张图里窥探微软云计算的发展速度,下图来自咨询机构 Sattista,从中可以窥见微软云计算业务短短两年内的发展速度(链接

img

  • 数据如何驱动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人工智能?这篇关于李飞飞和她一手创造的 ImageNet 的特写报道很值得一读。(链接

  • CB Insights 梳理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中国早期创业公司们,其中包括克路德机器人、钛米机器人、Robosea 机器人、主打工业机器人的 Cobot 以及研发机器视觉芯片的深圳云天励飞、类脑芯片Westwell Lab。(链接

  • 《经济学人》:人工智能如何颠覆时尚行业?时尚趋势判断是一个长期以来被「一小撮人」垄断的职业,但这种状况正在被机器所改变,随着数据成为时尚趋势判断的出发点,整个行业的颠覆正在进行中。(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