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智能内参」旨在提供一份中文互联网领域权威、可读的人工智能商业化邮件列表。本期你将看到 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公司融资 1 亿美金、阿里巴巴、腾讯高管进一步解读人工智能在公司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乌镇智库解读中美人工智能差距、外媒眼中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链……点击这里查看过往内容。
创业公司与资本市场
- 吴恩达神秘投资基金曝光,资金规模高达 1.5 亿美元。TechCrunch 的记者发现,吴恩达的人工智能投资基金已经可以在 SEC 上有记录了,资金规模高达 1.5 亿美金。(链接)
- 中国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寒武纪完成 1 亿美元融资。这是寒武纪科技的 A 轮融资,由国投创业(A轮领投方),阿里巴巴创投、联想创投、国科投资、中科图灵、元禾原点(天使轮领投方)、涌铧投资(天使轮投资方)联合投资。(链接)
- 微软收购 Cycle Computing,继续重金投入云。Cycle 的软件可以帮助企业在云端运行大型应用,这笔收购的金额还未公布,但毫无疑问将给微软 Azure 带来众多客户资源。(链接)
- 云之声获得 3 亿人民币战略融资。这家公司成立于 2012 年,主要围绕语音识别和语言处理技术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目前已经在智能家居、汽车、医疗领域推出了相关产品。目前尚不清楚哪些机构参与了这轮融资(链接)
- 高通宣布收购一家来自荷兰的机器学习创业公司。来自 CNET 的消息称,这家公司名叫 Scyfer,专注在制造业、医疗和金融行业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尚不清楚具体收购金额。(链接)
- Google 收购计算机创业公司 AIMatter。这是一家来自白俄罗斯的创业公司,通过开发基于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系统和 SDK,提供一系列可以在移动设备上进行图像处理、视频处理的工具。(链接)
巨头在行动
- 亚马逊将通过补贴鼓励开发者为 Alexa 开发更多功能。毫无意义,Alexa 已经成为亚马逊押注未来的重要棋子,然而基于语音交互的市场竞争也在变得异常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亚马逊必须采用某种方式来提升 Alexa 的竞争力。(链接)
- 阿里高管如何看待云计算、人工智能?本周阿里巴巴财报的多项数字再创新高,随后的分析师会议上,包括张勇、蔡崇信等人进一步解读了云、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和成果,张勇表示,阿里巴巴会持续大规模投入云计算业务,继续努力增加更多付费客户。(链接)
- 刘炽平解读腾讯人工智能应用场景。2017 年二季度财报分析师会议上,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详细解读了腾讯在人工智能的应用,包括效果广告、咨询服务和金融科技领域。(链接)
- 高通发布全新距离感应相机模块。2017 年的手机相机之战正在步入白热化,下月 iPhone 7s或 iPhone 8 或将再次定义一次手机相机,为此,作为 Android 阵营「顶梁柱」的高通,发布了全新的距离感应相机模块,旨在进一步提升 Android 手机在相机方面的创新可能性质。(链接)
- 苹果 Swift 语言创始人之一的 Chris Lattner 加入 Google Brain。Chris Lattner 离开苹果后曾短暂在特斯拉负责自动驾驶项目,接下来他将在 Google Brain 团队参与人工智能的应用落地,目前尚不清楚 Chris Lattner 的具体职务。(链接)
- 百度启动 DuerOS 全球合作伙伴计划。DuerOS 已然成为百度人工智能战略的双保险之一(另一个是自动驾驶),本周在深圳正式发布了一个全球合作伙伴计划,将从技术、平台和资源层面构建生态体系。(链接)
- 菲亚特克莱斯勒加入英特尔、宝马的无人驾驶阵营。芯片巨人英特尔正在全力打造自己的无人驾驶生态圈,通过收购 Mobileye 占据了汽车视觉芯片的上游位置,并积极和下游汽车厂商展开合作,菲亚特的加盟对其意义重大。(链接)
- Facebook 的人工智能助理 M 进军澳大利亚、南非、加拿大和英国。FB 的这款助理运行在 Facebook Messenger 里,通过机器学习自主分析用户对话的文本、图像和语境,从而提供相应的推荐,此次产品的扩张,凸显出 FB 在此款产品上的信心。(链接)
基础研究和行业报告
- 乌镇智库的人工智能发展报告显示,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智能驾驶最值得关注。这份报告主要从创业公司数量、融资以及专利变化入手,分析中美两国在上述三个领域的发展状况,结论与否都不是重点,关键是其中的变化趋势。(链接)
- MIT 研究者利用机器学习解决视频缓冲。这个研究的核心是通过一个名叫「Pensieve」的系统来自动优化视频传输时的帧率以及当时网络的关系,当然这也是 Youtube 和 Netflix 目前的做法,不过 MIT 研究者认为,基于他们这套算法,视频的缓冲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再减少 30%。(演示视频链接、新闻链接)
- 外媒继续跟进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在美国媒体看来,中国的人工智能正在全面赶超美国,这种危机感不仅是因为中国政府层面的布局,更因为广大中国企业的发展速度,Bloomberg 的这篇报道很具代表性。(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