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人工智能商业内参#2017-07-30

「人工智能智能内参」旨在提供一份中文互联网领域权威、可读的人工智能商业化邮件列表。本期你将看到 Drive.ai 创始成员专访、马斯克与扎克伯格互怼的另一面,则是两人共同投资了一家研究通用型人工智能的创业公司、亚马逊、Google 的神秘收购以及快速追赶阿里云的腾讯云……往点击这里查看过往内容。 创业公司与资本市场 国内自动驾驶公司 Momenta 完成 4600 万美元 B 轮融资。这家公司团队成员来自清华大学、MIT、微软研究院等等,成立于 2016 年 9 月,致力于打造自动驾驶中枢神经系统,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环境感知、地图技术,在 2017 年 ImageNet 物理识别大赛中,该公司获得冠军。(链接) Lyft 自动驾驶计划曝光。按需出行公司 Lyft 的自动驾驶发展规划日前被透露出来,其中的几个要点:自主研发自动驾驶技术,该公司 10% 的工程师在从事相关研究;未来将开放更多数据并发表更多该令狐的论文;未来还将继续招募人类司机;今年晚些时候将在波士顿推出路测项目;(链接) 位于伦敦的人工智能芯片创业公司 Graphcore 完成 B 轮 3000 万美元的融资,这轮融资的投

继续阅读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

091:写作者为何要放弃微信公众号

我是一个没有微信公众号的人。 因为这件小事,我常常要在很多人面前解释一番,尤其是一些所谓的媒体人眼中,没有微信公众号就像一个没有「身份证」的人,尤其是,我还需要将付费订阅与邮件列表的概念传达给这些人的时候,我整个人都是崩溃的。 长期以来,我对微信公众号的态度十分明确:其一,微信公众号不过是腾讯局域网里的一个子产品罢了,如果你是真心热爱文字与创作,你更需要的是互联网,而非腾讯局域网。 其二,即便是在当下中国已成大局域网的时代背景里,基于社交起步的微信公众号,其产品上的天然缺失甚至不如今日头条给内容创作者来到的效益更大。 一 大概去年的时候在 Twitter 上看到一句话,大意是说:张小龙,也就是一手创造了微信的那个「神」,和一手缔造了 GFW 的北京邮电大学前校长方滨兴做了同样的事情——他们都在研发一个与 Web 割裂的局域网,所不同的可能仅仅是,一个是商业驱动,一个是政治任务。 上述评价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微信作为腾讯局域网的产品定位。在这个局域网里,腾讯官方的价值观、当局的审查机制无不左右着内容的流动方向。 作为内容生产者,你被禁锢到了腾讯的产品体系里,微信公众号文章的音乐资料只能来自腾

继续阅读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

090:与「有人」、「无人」无关的「无人零售店」

写在前面:过去一周忙于搬家事宜,会员通讯停摆一周,感谢诸位朋友不离不弃,本周将逐步恢复正常更新的节奏。 最近关于无人零售店的讨论开始增多,源头当然是因为阿里巴巴前不久在淘宝造物节上推出的「淘咖啡」无人零售店实体 Demo,而讨论的焦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无人零售店真的可以改变当下零售行业人力成本高的困境吗? 为什么这一轮无人零售店的技术探索中,互联网企业(不管是巨头还是创业公司)成为主力,而这个行业的传统巨头,如沃尔玛、家乐福如此不积极? 现有的无人零售店模式,包括 Amazon Go、淘咖啡以及缤果盒子等等,不管是技术还是商业变现,能够具有真正落地的可能性吗? 理解上述这些争论的基本思路并不难,但每个争论都具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比如,无人零售店能否解决人力成本高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有正负两个极端,你可以说在一个无人零售店初期,由于硬件采购成本,像各种传感器、摄像头甚至后台的解决方案,前期的投入要比常规的零售店成本高上太多,但是,当店铺进入正式运营阶段,由于减少了人力投入,使得运营成本大幅下降,从而又极大节约了成本。 这似乎就是个没有正解的答案,类似的,当我们探讨现有无人零售店是否具

继续阅读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

089:人工智能商业内参 #2017-07-16

「人工智能智能内参」旨在提供一份中文互联网领域权威、可读的人工智能商业化邮件列表。本期内容你会看到:华尔街质疑 Watson 和认知计算的实用价值、华为研发人工智能处理器、陆奇的「整风运动」、中美两国的人工智能争霸战 ……点击这里查看过往内容。 创业公司和资本市场 超越人肉翻译的机器翻译公司中译语通,「钛媒体」这篇的报道的价值更多还是公关层面,不过依然可以帮助大家了解一家多年在机器翻译领域耕耘多年的创业公司。(链接) 华尔街对于 IBM Watson 的质疑继续扩大,一份来自纽约投行 Jefferies 的报告称,IBM 对于 Watson 以及认知计算的投入或许并不能给投资者或股东带来效益,这并非是 Watson 技术水平不行,而是企业客户对于 Watson 的接受程度有限,报告进一步认为,IBM 内部或许知晓这一切,而有意通过市场宣传行为掩盖商业拓展的困难,下图展示了 IBM 与 Apple、Amazon 最新的招聘计划,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倘若蓝色巨人真要 All in Watson,为何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招募上如此漫不经心?(链接) 巨头在行动 Google 探索人与人工智能如

继续阅读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

088:万能计算设备正在消失

上周,阿里巴巴正式加入智能音箱大战行列,推出一款名叫天猫精灵的智能音箱。至此,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巨头们,都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智能音箱。在后智能手机时代,语音被看作是全新的「输入方式」,有可能开创一个全新的万亿市场。 过往,我们习惯性地将人机交互的演化作为论证语音入口或智能音箱的可行性,但这个思考更多还是基于「用户为中心」,倘若站在计算设备发展的角度去看,几乎所有这些音箱都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计算设备,或者准确地说,是一台台专属计算设备。 不久前《纽约时报》有一篇文章就提出了这个有趣的观察角度,文章以亚马逊 Echo 和 Echo 为例,来探讨未来计算设备的可能性,其核心就是,亚马逊对于未来计算设备的定义从来不是万能设备,而是成为一台专属设备: There’s a whole lot the Echo Show won’t do. It won’t do email. It won’t do the web. It won’t play first-person shooters. It is emphatically, purposely not a general-purpose com

继续阅读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