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回应中的蠢与坏、微信公众号的「de-contextualization」效应

上周以来,围绕腾讯投资公众号「差评」的事儿引发科技自媒体、科技媒体的热议。舆论的焦点,一直关注「差评」到底有没有洗稿以及「差评」的态度到底是无知还是无畏。

我无法对前一个问题作出是与否的回答,这里也不会对洗稿展开过多讨论,但看了「差评」对此事的几个回应,我对他们的无知还是感到一丝震惊。在怼品玩网的一篇文章里,「差评」写了这样几段话:

好吧,确实我们写了相同的选题。不过按照这个所谓的洗稿逻辑,那语文老师们批改起命题作文来应该很轻松吧。

 

除了第一个完成的同学,剩下的统统打零分就可以了,理由就是洗稿抄袭。

 

于是我就很好奇,有没有人先于品玩写了互联网墓地这个选题呢?

 

你猜我发现了什么。2017 年 8 月 18 日 Engadget 就早于品玩写过这个网站了。那么按照品玩的洗稿逻辑推算,那就是品玩洗了 Engadget 的稿子?

如果你哪怕学过或者了解过一丁点媒体运作的常识,都应该知道这种状况其实是「撞题」……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

GDPR 之于机器学习和云、Echo 随机发送录音以及中国的人脸识别

img

题图来自 Unsplash(Matthew Henry

上周,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严格的数据隐私保护法规《一般数据保护规定》(下文统一称之为 GDPR)正式生效。这个法律对于数据收集、使用、流通都有了详细的规定,并明确了数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比如作为数据所有者的个体,即便你已经同意了互联网公司可以收集你的数据,还可以继续要求这些公司:

  • 访问并修正错误
  • 删除个人数据
  • 反对处理数据
  • 导出数据

正如这个法规名字里的「一般」两字,GDPR 像是一个大篮子,将欧洲的数字经济参与者们,尤其是涉及到数据的参与者——本土公司、跨国巨头、个人开发者、个人消费者——纳入其中,并为不同的参与者们提供了新的角色设置。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

Gartner 魔力象限:Google 云与 AWS、Azure 并驾齐驱、IaaS 之争已终结以及 IBM、Oracle、阿里云的机会

对 Oracle 等 Niche 市场从业者而言,云计算的市场规模还在扩大,而且新的变量,如人工智能、边缘计算也在创造出新的增长空间,同时也可能是这些 Niche 市场企业弯道超车的好机会,Google Cloud 的进步很好说明了这个问题,如今,阿里云也在加码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不断扩展 ET 大脑的技能树,而 Oracle 也在近期完成一笔重磅收购。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

公众号的天然缺陷以及微信的音视频内容焦虑症

尽管微信公众号的口号一直是「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但上述这些限制让微信内容的生产和运营变得「高高在上」,比如你不可能打开手机撰写公众号文章,你也无法直接让自己拍摄的视频放到文章里……

微信公众号产品设计层面的诸多限制让微信公众号不可能成为当下流行的音视频内容的载体,也极大阻碍了微信新用户以及活跃用户的下一步发展。

这才是微信最担心的地方。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

后陆奇时代的百度:自动驾驶降速、不再 All in AI 以及戛然而止的「文化革命」

这一切判断,随着智能驾驶事业群权重下调和 DuerOS 的不确定性的未来,都让这场「文化革命」戛然而止。我曾经将 2017 年列为百度最关键的一年,「把握不住这一年,或许就真的剩下 AT 了」,但现在来看,2018 年的百度,将遇到更多的压力和挑战。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