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与「有人」、「无人」无关的「无人零售店」

写在前面:过去一周忙于搬家事宜,会员通讯停摆一周,感谢诸位朋友不离不弃,本周将逐步恢复正常更新的节奏。 最近关于无人零售店的讨论开始增多,源头当然是因为阿里巴巴前不久在淘宝造物节上推出的「淘咖啡」无人零售店实体 Demo,而讨论的焦点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无人零售店真的可以改变当下零售行业人力成本高的困境吗? 为什么这一轮无人零售店的技术探索中,互联网企业(不管是巨头还是创业公司)成为主力,而这个行业的传统巨头,如沃尔玛、家乐福如此不积极? 现有的无人零售店模式,包括 Amazon Go、淘咖啡以及缤果盒子等等,不管是技术还是商业变现,能够具有真正落地的可能性吗? 理解上述这些争论的基本思路并不难,但每个争论都具有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比如,无人零售店能否解决人力成本高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有正负两个极端,你可以说在一个无人零售店初期,由于硬件采购成本,像各种传感器、摄像头甚至后台的解决方案,前期的投入要比常规的零售店成本高上太多,但是,当店铺进入正式运营阶段,由于减少了人力投入,使得运营成本大幅下降,从而又极大节约了成本。 这似乎就是个没有正解的答案,类似的,当我们探讨现有无人零售店是否具

继续阅读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

088:万能计算设备正在消失

上周,阿里巴巴正式加入智能音箱大战行列,推出一款名叫天猫精灵的智能音箱。至此,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巨头们,都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智能音箱。在后智能手机时代,语音被看作是全新的「输入方式」,有可能开创一个全新的万亿市场。 过往,我们习惯性地将人机交互的演化作为论证语音入口或智能音箱的可行性,但这个思考更多还是基于「用户为中心」,倘若站在计算设备发展的角度去看,几乎所有这些音箱都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计算设备,或者准确地说,是一台台专属计算设备。 不久前《纽约时报》有一篇文章就提出了这个有趣的观察角度,文章以亚马逊 Echo 和 Echo 为例,来探讨未来计算设备的可能性,其核心就是,亚马逊对于未来计算设备的定义从来不是万能设备,而是成为一台专属设备: There’s a whole lot the Echo Show won’t do. It won’t do email. It won’t do the web. It won’t play first-person shooters. It is emphatically, purposely not a general-purpose com

继续阅读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