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新黑盒子

沸沸扬扬的 Google 与五角大楼人工智能合作争议基本终于有了答案。负责 Google Cloud 的高管 Diane Greene 在 6 月 3 日宣布,Google 在该项目合作到期后,不再继续参与其中

而上周,Google CEO 皮查伊透过官方博客进一步介绍了 Google 对于未来人工智能的使用原则和底线,以下是科技媒体爱范儿的翻译:

  • 对社会有益。
  • 避免制造或者加深不公平的偏见。
  • 在开发中进行测试以确保安全。
  • 对人类负责。
  • 隐私原则。
  • 坚守对卓越科学的追求。
  • 在使用中考虑首要用途、技术的独特性及适用性、使用的规模这三个因素。

四个底线包括:

  • 对于那些将产生或者导致伤害的整体性技术,我们会确保其利大于弊,并将做好确保安全的相关限制。
  • 不会将 AI 用于制造武器及其它将会对人类产生伤害的产品。
  • 不会将 AI 用于收集或使用用户信息,以进行违反国际公认规范的监视。
  • 不会将 AI 用于违反国际法和人权的技术开发。

Google 这一系列举措旨在摆脱自己被包装为战争帮凶的形象,同时也希望人工智能行业内部形成一个共识,将人工智能用在所谓「好」的方面,多做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但事情绝非这么简单。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

AI 之于美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为什么 AI 是一个「没有新市场」的战场?

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中美两国几乎同时进入人工智能风口期。下图来自 CBinsighits 的统计数字,非常清晰地展示了人工智能市场的资本活跃度。

img

而在另一张图里,Google、苹果、Facebook、微软等巨头也频频出手,成为人工智能市场上的最大买家。

img

而在中国,仅以机器视觉为例,2017 年的投资数量和投资总额都再创新高。

img

而随着以伊隆·马斯克为代表的科技大佬们(比如比尔·盖茨),频频发表人工智能副作用的惊悚言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问:人工智能真的已经「侵入」到社会经济并开始影响到经济发展了吗?人类的多个工作马上就可以被机器代替了吗?

事实并非如此……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

WWDC 2018 上,苹果正在衰落吗?

作为苹果一年一度的软件盛会,WWDC 在全球范围的受关注度非常高,这当然源自于苹果在移动计算设备领域的强大统治力,也是过去十年,苹果通过 App Store 所树立的移动应用分发霸主地位的展现。

不过,今天凌晨的 WWDC,还是让很多人感到乏味和失望。有一类反馈说,WWDC 并没有发布任何一款硬件,传说中的 MacBook Pro、iPhone SE 2 呢?还有一类声音:相比较于 2017 年的 iOS 11,iOS 12 带来的更新乏善可陈,很多功能都是致敬(抄袭)Android,苹果这是要衰落吗?

img

第一种反馈大概是对 WWDC 的目的有误解,真实的情况是,苹果几乎很少在 WWDC 上发布硬件,所以,这个问题更像是个百度知道类的问题。

而后一种声音所代表的观点,则很像一个「知乎类的问题」,必须要拿出来讨论一番…….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

「差评」回应中的蠢与坏、微信公众号的「de-contextualization」效应

上周以来,围绕腾讯投资公众号「差评」的事儿引发科技自媒体、科技媒体的热议。舆论的焦点,一直关注「差评」到底有没有洗稿以及「差评」的态度到底是无知还是无畏。

我无法对前一个问题作出是与否的回答,这里也不会对洗稿展开过多讨论,但看了「差评」对此事的几个回应,我对他们的无知还是感到一丝震惊。在怼品玩网的一篇文章里,「差评」写了这样几段话:

好吧,确实我们写了相同的选题。不过按照这个所谓的洗稿逻辑,那语文老师们批改起命题作文来应该很轻松吧。

 

除了第一个完成的同学,剩下的统统打零分就可以了,理由就是洗稿抄袭。

 

于是我就很好奇,有没有人先于品玩写了互联网墓地这个选题呢?

 

你猜我发现了什么。2017 年 8 月 18 日 Engadget 就早于品玩写过这个网站了。那么按照品玩的洗稿逻辑推算,那就是品玩洗了 Engadget 的稿子?

如果你哪怕学过或者了解过一丁点媒体运作的常识,都应该知道这种状况其实是「撞题」……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

GDPR 之于机器学习和云、Echo 随机发送录音以及中国的人脸识别

img

题图来自 Unsplash(Matthew Henry

上周,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严格的数据隐私保护法规《一般数据保护规定》(下文统一称之为 GDPR)正式生效。这个法律对于数据收集、使用、流通都有了详细的规定,并明确了数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比如作为数据所有者的个体,即便你已经同意了互联网公司可以收集你的数据,还可以继续要求这些公司:

  • 访问并修正错误
  • 删除个人数据
  • 反对处理数据
  • 导出数据

正如这个法规名字里的「一般」两字,GDPR 像是一个大篮子,将欧洲的数字经济参与者们,尤其是涉及到数据的参与者——本土公司、跨国巨头、个人开发者、个人消费者——纳入其中,并为不同的参与者们提供了新的角色设置。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