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人工智能商业内参#2017–10–08

「人工智能智能内参」旨在提供一份中文互联网领域权威、可读的人工智能商业化应用邮件列表。本期你将看到  悄然转变的 Google 人工智能方向、奋力自救的 Oracle、加拿大如何成为人工智能的新战场?英伟达的人工智能投资版图、 一财科技的几个行业专访、普华永道的人工智能商业报告……点击这里查看过往内容。 号外:悄然转变的 Google 人工智能方向 Google 在本周召开了一场年度硬件发布会,发布了包括智能手机、Chromebook、智能音箱等一大堆新品。尤其是第二代 Pixel 手机的相机吸引了全球媒体的关注,DxOMark 网站给出了有史以来最高的 98 分,考虑到上月 Google 刚刚拿下 HTC 的一个手机研发团队,未来,Google 会继续在智能手机市场展现自己的实力。 事实上,Google 近几年已经不断布局硬件产品,过往这个典型的互联网公司,正在一步步改变自己的企业特性,从最早的 Nexus 手机到 Chromebook,再到去年的 Google Home 以及 Pixel 系列手机,Google 堆积了如此之多的硬件,到底何为? 我曾在 Google 收购 HTC

继续阅读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

113:人工智能商业内参#2017–10–01

「人工智能智能内参」旨在提供一份中文互联网领域权威、可读的人工智能商业化应用邮件列表。本期你将看到 麒麟 970 的战略和战术、英伟达与英特尔加剧人工智能芯片厮杀、医疗影像争夺战、亚马逊扩充 Echo 家族的寓意、起底 Anthony Levandowski、计算机视觉的中国式故事 ……点击这里查看过往内容。 号外:麒麟 970 亮相国内,华为人工智能的战略与战术 华为消费者业务过去几年的宣传运作都是「先国际,后国内」的策略,不管是 Mate 还是 P 系列手机都贯彻了这一原则。本月,麒麟 970 处理器的出场方式也同样如此,即月初亮相慕尼黑之后,本周一,华为麒麟 970 处理器正式在国内发布,那么这款本月初一度占据科技新闻头条的处理器到底有多大提升,尤其是在 A11 几乎碾压一众处理器的行业背景下,麒麟 970 真的能带来产业震动吗? 答案并不乐观。 在这场全程两个半小时的媒体沟通会上,华为 Fellow 艾伟详细介绍了麒麟 970 的几个亮点。尽管 PR 明确表示处理器的演示效果和最后终端的效果不会完全一样,但在下一代 Mate 手机下月就要发布的语境下,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来自麒麟

继续阅读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

112:语音向右、摄像头向左,我们手上的智能手机会进化成什么样子?

作为 2017 年下半年最重要的消费电子设备,两款新 iPhone 已经开始陆续发货。 从现在开始到 iPhone X 开始发售,舆论的关注点更多是在到底这两款设备值得不值得购买,相比于前一代手机,iPhone 8 和 8P 的升级似乎显得诚意不足,尤其是外观设计上,The Verge 给予这两款新 iPhone 外观的评语里提到一点「extremely dated」,The Verge 主编 Nilay Patel 失望地写道: And that’s really the problem — while competitors like Samsung and LG have pushed phone hardware design far forward, the iPhone has basically stood still for four years. The iPhone 8 might be the most polished iteration of this basic design Apple’s ever made, but compared to the Ga

继续阅读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

111:人工智能商业内参#2017–09–24

「人工智能智能内参」旨在提供一份中文互联网领域权威、可读的人工智能商业化应用邮件列表。本期你将看到 「四处出击」的英特尔、云计算的印度战区现状、被金钱堆积的自动驾驶车辆、百度真的是人工智能公司吗、政法委书记的人工智能倡议……点击这里查看过往内容。 号外:「四处出击」的英特尔 上周《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讨论了人工智能时代的芯片格局,重点提到了 Google、英伟达、微软,传统芯片巨头英特尔并不是关注的焦点: Intel’s internal conflict is most apparent when company officials discuss the decline of Moore’s Law. During a recent interview with The New York Times, Naveen Rao, the Nervana founder and now an Intel executive, said Intel could squeeze “a few more years” out of Moore’s Law. Officially, the co

继续阅读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

110:人工智能产业链的三类公司

人工智能正在渗透到各个行业的话术里。犹如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一样,似乎每个行业都在被人工智能所重新定义或塑造,但实际情形并不乐观。正如我在之前几期会员通讯里所言,此次人工智能热潮的推动力部分来自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突破,其最大的提升就是图像、语音与自然语言处理的巨大进步,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换句话说,不管是创业者还是传统巨头,如果觊觎「人工智能」四个字带来的聚光灯效应,都应该在上述三大领域做一番努力。当然,还需要计算能力、海量数据以及可以调节算法的人才,只有这几个条件满足,才真正可以称之为所谓的「人工智能公司」。 过去两到三年时间,各大科技公司正在从不同层面切入人工智能领域,依照自己的能力寻找产业链上的不同位置,由此形成了人工智能产业链上的三类公司。 第一类:面向 C 端的互联网服务商 这一类的企业以 Facebook、Google 等互联网公司为代表。事实上,在深度学习潮流来到之前,这些公司都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业务体系,比如 Google 坐拥全球桌面互联网流量入口的「摇钱树」位置,可谓扼住了除中国之外全球互联网的命脉,而 Facebook 则一直位居全球第一社交媒体的位置。 看起来,

继续阅读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