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服务产品的五个思考、欧洲互联网新时代以及 19 世纪的机器与时空变化等#WeeklySpot 014

导读

本周的「Weekly Spot」,你会看到如下精彩的推荐:

  • 苹果服务产品发布后的五个思考;
  • 欧洲互联网的新时代;
  • Google 如何重新定义超链接?
  • Google 重启机器人项目;
  • 注意力分散时代的阅读;
  • 图书:19 世纪的机器与时空变化;
  • 《经济学人》、《纽约客》导读;

观点和故事

苹果服务产品发布后的四个思考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周一的苹果春季发布会,那么我觉得开发者 Steve Thoughton Smith 的这条 Tweet 写得最贴切:

TL;DR on Apple’s event:

• Netflix for magazines • Netflix for games • Netflix for movies/TV

…and we made a credit card

这是一个全程没有硬件更新的发布会,「服务」与「软件」成为舞台上苹果高管们不断强调的关键词,比如库克直接以「硬件」、「软件」、「服务」三位一体的关系来展示苹果公司的战略:

img

其次,苹果的新闻与电视服务,也有一套自己的价值取向,如下图所示,这几条原则几乎贯穿了整个发布会的始终。

img

第三,Bloomberg 在一篇邮件通讯里指出,苹果此次发布的各种「服务」几乎与其重要的市场——中国——没有多大关系,这个原因大家也都明白(当然并不排除随后苹果的上述服务进入中国,但很难撼动如支付、新闻等服务的基本格局)。这也意味着,过往依靠中国 iPhone 市场需求的苹果,如今需要在没有中国用户条件下证明自己不再是一家仅仅卖 iPhone 的公司

第四,苹果发布的这些服务,除了新闻订阅产品(News+)紧随 iOS 12.2 更新之外,其他的诸如游戏订阅、电视订阅则还需要时间推出,也就是说,苹果的服务是在「卖期货」。The Verge 的一篇分析这样写道:

So I have an honest question: why hold the event this week, before everything was ready? I have a few ideas.

One is to simply build hype for the products it’ll release later this year. But if that’s the goal, I’m not sure how to judge success yet. (Though I will say not releasing real previews or trailers of said shows is not a great start.) The best part of the keynote was absolutely the section on Apple Arcade, where we saw much more about the games we could expect and understood how it would work and why we might want it — but again, no pricing.

Another is to give us details on these long-rumored projects. But it didn’t tell us the most important detail: pricing. Apple was troublingly quiet on the subject of how much Apple TV Plus would cost. It was even quieter on the subject of whether it would offer bundling discounts for the half-dozen-odd Apple services you’ll be able to subscribe to at the end of the year. And those discounts will be important: just ballparking each Apple service at $10 / month lands you at potentially $600 a year for the privilege of living in Apple World without bundle pricing.

第五,此次苹果推出的 News+ 对于新闻行业有着重要影响,但也是两个维度的影响:新闻消费者(用户)和新闻提供者(各大新闻网站)。

苹果在介绍 New+ 时用了一个数字对比:

  • 如果你单独订阅 News+ 里的电子杂志,每年需要花费 8000+ 美元;
  • 如果你选择订阅 News+ 服务,只需 9.9 美元/月;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的数字游戏,也是流媒体服务擅长的数字对比,这当然是对新闻消费者(用户)的宣传,而对于新闻提供者而言,却必须冷静思考,TechCruch 的一篇分析也谈到了这个命题,这篇名为「The danger of ‘I already pay for Apple News+’」的文章开头就直截了当地指出:苹果不关心新闻,只关心自己的订阅收入

苹果 News+ 对于那些已经建立付费渠道的新闻提供者而言也是一个噩梦:

Apple News+ threatens to open a massive hole in news site paywalls, allowing their best premium articles to escape. Publishers hope they’ll get exposure to new audiences. But any potential new or existing direct subscriber to a publisher will no longer be willing to pay a healthy monthly fee to occasionally access that top content while supporting the rest of the newsroom. They’ll just cherry pick what they want via News+, and Apple will shave off a few cents for the publisher while owning all the data, customer relationship and power.

更进一步,新闻提供者还将面临无法与读者建立关系以及 被算法「操控」的困境,这也将随着 News+ 的扩张而持续显现。

欧洲互联网的新时代

本周,欧洲互联网的新时代大幕即将拉开。欧洲议会通过了新版权法,其中条款 11 可理解为「链接税」,比如 Google 需要争得内容方同意,才能在搜索结果里展示其链接,甚至还要付费;条款 13 则要求内容平台保证用户上传的内容没有版权问题,这也意味着内容平台需要搭建一个极其复杂的版权审核体系。

The Verge 记者 Casey Newton 在一篇邮件通讯指出,欧洲对于互联网的管理将互联网一分为三。他这样写道:

The internet had previously been divided into two: the open web, which most of the world could access; and the authoritarian web of countries like China, which is parceled out stingily and heavily monitored.

As of today, though, the web no longer feels truly worldwide. Instead we now have the American internet, the authoritarian internet, and the European internet. How does the EU Copyright Directive chang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web?

从 GDPR 对于数据的管理到此次的版权管理,欧洲在互联网方面的管理激进而且高效,正如上周的《经济学人》杂志封面所展现,欧洲正在「修理」硅谷公司,其产生的影响也是深远的,比如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意识到数据保护的意义,美国加州也在酝酿类似 GDPR 的数据保护政策。

img

而从互联网发展的角度去看,欧洲的一系列互联网管理政策,将改变整个地区的互联网发展路径,在线广告、在线新闻以及社交媒体等当下主流的互联网产品模式都面临诸多困难,那么,欧洲的互联网还剩下什么?或者说,欧洲的互联网还能有怎样的创新?

【本周另外值得关注的几篇文章】

Google 如何重新定义超链接?2019 年是万维网(world wide web)诞生 30 周年,而超链接作为万维网中的核心要素,也是其发明者伯纳斯·李所追求的网络共享理想,但值得关注的一点是,从 Google 出现的那一刻起,链接就从网络的定义特征转变为一个新战场,Google 坐拥全球最大的流量入口,也从事实上定义了所谓链接和超链接的使用方式,由此也对整个行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你可以在这里阅读这篇文章。

Google 重启机器人项目。2013 年,在安迪·鲁宾的要求下,Google 先后收购了 6 家机器人公司,酝酿了一个令人浮想联翩的机器人计划,但随着 Google 高层变动,尤其是鲁宾离开 Google,机器人项目停滞,甚至连波士顿机器人公司也被卖给了一家日本公司。在这篇《纽约时报》资深记者 Cade Metz 的文章里,我们发现 Google 正在重启机器人项目,而 Google 过去几年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领域积累的技术,也被应用到机器人之中,不过,面对记者的追问,Google 并没有回应机器人未来的应用场景,你可以在这里阅读这篇文章。

书评文章:在注意力分散的时代如何阅读。这篇来自《巴黎书评》的文章主要讨论一本老书The Gutenberg Elegies: The Fate of Reading in an Electronic Age,该书初版于 1994 年,在数字革命开始之时就已经在讨论数字化之于阅读,尤其是文学阅读的负面影响。如果从现在的视角去看,这本书依然有参考意义,这篇书评结合作者使用数字工具的心得,进一步谈论了阅读与数字化的互动与互害。你可以在这里阅读这篇文章。

电影与图书

19 世纪的机器与时空变化

《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豆瓣链接)是我在最近两周读的书,这本书通过以铁路、火车在欧洲的出现为切入点,勾勒出了一幅机器(火车、铁路)推动社会时空变化的历史图景。

作者认为,研究火车的出现,最应该注意蒸汽的出现,作者这样写道:

我花了四十年时间,经过数字革命才意识到,我忽视了那之前更为重要的发明点。

这项发明当然就是把活塞置于气缸中,并应用到蒸汽的压力。

由此产生的上下运动(或者前后运动、往复运动)成为人类的第一项人工生产的机械运动。

……

在活塞——气缸——蒸汽综合体发明之前,运动必须要从外在的自然资源(风、水、动物)上转移来,或者说借来,传递到我们讨论的工具、机器或者车辆上。这种类似的传递,是按一比一的比率发生的。没有哪个水轮能够快过驱动它的水流,没有哪艘帆船能够比风快,没有哪辆车速度能够超过拉它的马。

运动不再从外部来源获得,而是以某种方式自行创造出来——通过这种方式,蒸汽机似乎成为了哥白尼革命在机械领域的对应物。

这本书所涉猎的话题非常广泛,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学、心理学等等有涉及,这也充分说明了铁路作为一个「机器集成」,曾经全方位地影响了欧洲、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第六章节里谈到了美国铁路的历史,并与欧洲铁路建设做对比,大西洋两岸对于技术的认知有着巨大的差异,这既是历史原因,也是自然环境使然,而这个差异,也在随后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杂志导读

  • 经济学人
img 这期杂志的封面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封面文字使用了阿拉伯语「bibi」,意为「亲爱的、敬爱的」,以此来展现弥漫在包括以色列在内的多个地区的民粹主义。

这期杂志还谈到了中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信用体系,推荐一读。同时在书评里还有一篇介绍毛泽东的新书。

  • 纽约客
img

这期杂志的封面图是「疯狂的时刻」,公鸡背后是伦敦大笨钟,也暗示了英国当下所处的境遇。

这期杂志有一篇抱怨当下数字化推荐的短文,全文以一种戏谑的口吻,平静地叙述了一个个场景里所遇到的数字化推荐,令人忍俊不已的同时也心生怜悯。

Zhao Saipo

View posts by Zhao Saipo
赵赛坡,科技博客作者、资深科技观察家、付费科技评论 Dailyio 创始人、出品人,覆盖 3000+ 付费用户。 曾担任 TechTarget 中国区记者、频道主编、AI 自媒体「机器之心」前联合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