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头公司们天天喊 AI,为什么财报里没有任何显示?

上周,微软、亚马逊、Google(Alphabet) 相继发布了财报,在全球经济形势并不乐观的大背景下,三家公司在过去一个季度都有相对不错的业绩表现,仅以营收来看:

  • 微软:290.8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5%;
  • 亚马逊:566 亿美元,同比增长 29%;
  • Google(Alphabet):337 亿美元,同比增长 21%。

这其中,只有微软的营收超过分析师预期,而亚马逊、Google 都在财报发布后股价大幅下挫,也让原本开始反弹的科技股再次进入一个调整期。本周,包括苹果、Facebook、阿里巴巴都会发布新一季财报,除了苹果可能带来惊喜外,其他两家公司的股价都将面临巨大压力,尤其是 FB 的压力会非常大,这也意味着本周整个科技股的走势也会持续下行。

写到这里,需要特别声明一点:本文无意给你任何关于股市走向的暗示,也不构成购买哪支股票的建议。

本文更关注的是,是上述三家已经发布财报的巨头公司,无一例外都在将人工智能放在公司发展的重要方面,但为什么在财报里没有过多提及?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

亚马逊热衷卖会员、阿里喜欢争入口,这是一份两大电商巨头的(东)南亚博弈报告

马云曾这样定义阿里巴巴和亚马逊的不同:

亚马逊是一个好公司,但他们是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不是。阿里巴巴帮助别人成为电商公司。

但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或者说,这句表述是放在中美这样的相对成熟的电商环境里才成立的。即便是亚马逊,电商公司属性之外,它也是一家操作平台公司(Alexa)以及云计算公司(AWS)。

而在更广大的新兴市场,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亚马逊,都秉承了两家公司的基本属性,也就是电商公司的基因,从上文也可以看出,阿里巴巴与亚马逊在印度、东南亚的开拓,始终围绕着电商业务……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

电商、云服务之外,这些新业务将推动亚马逊进入「万亿俱乐部」

2017 年 8 月,亚马逊收购全食超市的举动震惊世界,这笔 137 亿美元的收购展现了亚马逊对于线下零售,尤其是食品零售的巨大野心。而在 CNN 看来,尽管全食超市在全美食品市场的份额只有 2.5%,但是这笔收购还是深刻影响到食品零售 8000 亿美元市场的发展,传统巨头们,如 Costco、沃尔玛相继发力:

Costco has rolled out two-day home delivery for dry groceries, joined with Instacart on same-day delivery for fresh items, and partnered with startup Zest Labs to keep produce fresh as it travels through the supply chain.
……
Walmart believes proximity to nearly every US household — 90% of the country lives within 10 miles of a store — gives it a significant advantage over Whole Foods.

而对全食超市而言,在加入「亚马逊联邦」一年后,这家公司也在悄然发生一些变化,根据市场分析公司 RBC 的数据显示,全食超市单店销售额在商品价格下调后依然有 3% 的提升。

更进一步,亚马逊正在将全食超市作为亚马逊会员计划「Prime」的重要卖点之一,这非常类似于中国互联网巨头,如阿里巴巴的玩法,利用并购打造一个生态体系,涵盖普通用户的衣食住行。而在 AWS 每个季度接近 50 亿美元营收的规模优势下,亚马逊所谓生态效应还将进一步辐射到企业市场,从这个角度上去看,留个亚马逊还未染指的行业的命题是:如果亚马逊也进入这个市场,你要如何应对?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

智能音箱的现实图景:新闻行业已经下注、语音购物是鸡肋、生态比销售额更重要

这期的会员通讯,你会看到以下内容:

  • 美国新闻行业如何拥抱智能音箱?
  • 为什么只有 2% 的 Echo 用户会用语音购物?
  • 亚马逊、百度的生态策略会如何影响智能音箱的未来格局?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

GDPR 之于机器学习和云、Echo 随机发送录音以及中国的人脸识别

img

题图来自 Unsplash(Matthew Henry

上周,可能是有史以来最严格的数据隐私保护法规《一般数据保护规定》(下文统一称之为 GDPR)正式生效。这个法律对于数据收集、使用、流通都有了详细的规定,并明确了数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比如作为数据所有者的个体,即便你已经同意了互联网公司可以收集你的数据,还可以继续要求这些公司:

  • 访问并修正错误
  • 删除个人数据
  • 反对处理数据
  • 导出数据

正如这个法规名字里的「一般」两字,GDPR 像是一个大篮子,将欧洲的数字经济参与者们,尤其是涉及到数据的参与者——本土公司、跨国巨头、个人开发者、个人消费者——纳入其中,并为不同的参与者们提供了新的角色设置。

本文是 Dailyio 面向会员的付费内容,如果您是会员,请登录后查看。或者通过这里成为付费会员获取这份内容。